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特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

发布时间:2025-09-05 20:34:06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Buerger病,是一种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中动脉、小动脉、静脉的慢性、节段性、周期性发作的血管炎性病变,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它的临床表现常作为考试重点出现在题目中。今天中公卫生人才网的老师就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病因

病因尚未明确,与多种因素有关,基本可归纳为两方面:

1.外来因素:主要与吸烟、寒冷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及感染有关;

2.内在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及遗传因素。上述因素中,主动或被动吸烟是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临床表现

病程分为3期。

1.局部缺血期

表现为患肢苍白、发凉、酸胀乏力和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刺痛和烧灼感等。随后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病程进展,跛行距离逐渐缩短,休息时间延长。此期还可能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即浅表静脉发红、发热、呈条索状,且有压痛。

2.营养障碍期

患肢出现静息痛,皮温明显下降,肢端苍白、潮红与发绀,可能伴有营养障碍的表现,如皮肤干燥、脱屑、脱毛及肌萎缩等。患肢动脉搏动消失,但尚未出现肢端溃疡或坏疽。

3.组织坏死期

患肢肢端发黑、干瘪、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性坏疽,若并发感染,坏疽即转为湿性。严重者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例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间歇性跛行

B.静息痛

C.肢端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刺痛和烧灼感等

D.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E.肢端苍白、发凉、酸胀

【答案】B。解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的表现为患肢苍白、发凉、酸胀乏力和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刺痛和烧灼感等。随后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病程进展,跛行距离逐渐缩短,休息时间延长。此期还可能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即浅表静脉发红、发热、呈条索状,且有压痛。静息痛为营养障碍期的表现。

以上就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的知识点,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最新招考信息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