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解题技巧及答案(2014年国考判断推理)

发布时间:2025-09-20 12:53:18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常识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做常识题目,拥有扎扎实实的知识积累是最关键的,但解题技巧为大家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在个别情况下会成为生死攸关的砝码。现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就考霸们总结的经验做如下分享,并且制作了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专题以方便考生提前备考。

>>>点击查看: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专题

一、关注时政热点把握考题重点

一般情况下常识判断的考题内容大部分都跟当年的时事热点有关,例如:

2004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第51题: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公布,并于公布之日起实施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该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

A、省级以上

B、市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乡级以上

2006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第107题:有关海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啸来临时,海水可能会突然先退下去几十米甚至几百米

B、只有水下地震这种大地活动才可能引起海啸

C、海啸发生时,掀起的海浪高度可达几米甚至几百米

D、海啸发生时,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在波动,所含的能量惊人

【考生提示】所以这里要考生在平时的积累中要时常关注时政热点,包括国内外的、社会的热点市政事件。

二、首尾兼顾法

有关历史事件排序的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判断一连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此种题型可以采用首尾两端法进行判断(从头或从尾判断),即从这一串事件的头或尾进行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无需对各事件的具体时间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甚至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例题: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B.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C.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一天下

D.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解说】本题无需分析各个事件的具体时间,只需掌握大致的时间段即可,可对各个选项从头或从尾进行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A项从头分析,司马迁修《史记》是在汉武帝时期,晚于文景之治,故排除。

第二步,对B项进行从尾分析,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故排除。

第三步,对D项进行从尾分析,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年间,而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应晚于安史之乱,D项错误。

据此可以得出答案为C。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选调生考试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