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提供中医外科之足底疔的医疗卫生专业知识。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一、足底疔的概念
足底疔是指发于足底部的疔疮,相当于西医的足底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常因发生于足底部的具体病位不同而有特定的名称,如生于涌泉穴者,又叫涌泉疔。
二、足底疔的病因
由火毒蕴结,血凝毒滞,经络阻隔,热胜肉腐而成。其诱因常为外伤,如针尖、竹、木、鱼骨刺伤或昆虫咬伤等,感染毒气;内因脏腑蕴热蓄积,两邪相搏,阻于皮肉之间,以致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而发病。
三、足底疔的症状
初起时足底疼痛,不能着地,按之坚硬。3—5天有搏动性疼痛,修去老皮后,可见白头。重者肿势蔓延到足背,痛连小腿,不能活动。可伴恶寒、发热、头痛、纳呆等全身症状,偶可并发红丝疔,溃后流出黄稠脓液,肿消痛止,全身症状也随之消退。
四、足底疔的治疗
火毒蕴结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归尾、赤芍。
常用药:金银花、 野菊花、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子。
脓毒蕴结
治法:清热解毒透脓。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忍冬藤、蒲公英。
常用药: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五、足底疔的预防与护理
(一)手部易受外伤,平时应注意劳动保护。
(二)患肢忌持重物,以三角巾悬吊固定。生于手掌部者,宜手背向上,使脓毒容易排泄。
(三)愈后影响手指屈伸功能者,应早期加强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