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实现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途径是()。
A:要有先进思想作指导
B: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正在旧社会内产生
C: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
D:社会革命
2 . 共有100个人参加某公司的招聘考试,考试的内容共有5道题,1—5题分别有80人、92人、86人、78人和74人答对。答对3道和3道以上的人员能通过考试,请问至少有多少人能通过这次考试?()
A:30
B:55
C:70
D:74
3 . “时乎时乎不再来”,说明时间的( )
A:一维性
B:无限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
4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党的十七大
D:
5 . 5.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6 .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_____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
A:所以,必须
B:虽然,必需
C:虽然,必须
D:所以,必需
7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B:《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东汉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
C:被刘知已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D:《战国策》是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8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恐怖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______了各种反战示威。(2)加拿大政府最近开始发起一项新运动,______家庭关掉电视,(醒人们不要迷失在没有希望的小屏幕前,应该去户外活动。(3)如果阅读文学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摹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没有______能力,糊糊涂涂做了文学作品的俘虏。
A:爆发 敦促 鉴赏
B:暴发 督促 鉴别
C:暴发 督促 鉴赏
D:爆发 敦促 鉴别
9 . 倘若城市的教育资源能够在不同学校之间公平分配,那么就不会出现重点校与普通校的区别,也不会有一些教师因教育资源的过度聚集而“暴富”。倘若教育资源在地域之间得到公平分配,边远地区的山村学校能获得更多额投入,那么,乡村教育就不会如此艰难。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A:教育资源的公平化
B:教师收入的两极分化
C:教育资源分配的地域差距化
D:学校划分的等级化
10 . 明恩溥在《中国人的素质》里指出,中国政治家的生活和国事文件,好像卢梭的忏悔一样,充满着最崇高的情感和最卑鄙的行为,他杀了一万个人,然后引述孟子的一段话,讲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他把修河堤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结果使全省惨遭洪水之害,然后他再悲叹耕者失其田。 檬鼍渲斜硎龅闹饕馑际? )。
A:中国人表里不一
B:中国人很虚伪
C:中国人喜欢引经据典
D:中国政治家很虚伪
答案及解析
1 . 实现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途径是()。
A:要有先进思想作指导
B: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正在旧社会内产生
C: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
D:社会革命
答案:政权是法律存在的基础,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国家政权才能建立新历史类型的法律体系。
2 . 共有100个人参加某公司的招聘考试,考试的内容共有5道题,1—5题分别有80人、92人、86人、78人和74人答对。答对3道和3道以上的人员能通过考试,请问至少有多少人能通过这次考试?()
A:30
B:55
C:70
D:74
答案:C。解法一:从题中可以看出100张卷子一共对了80+92+86+78+74=410道题。要使得通过的人尽量少,因此通过的人尽量全对,不通过的入也尽量多答对题,即答对2道题。假设通过的有x人,那么不过的有(100-x)人,可列方程5x+2(100-x)=410,得出x=70(人)。故选C。解法二:1-5题分别错了20、8、14、22、26道,加起来(注意利用凑整法速算)为90。题目问“至少有多少人能通过这次考试”,所以应该让更多的人不及格,因此这90道错题分配的时候应该尽量每3道分给一个人,即可保证一个人不及格,那么这90道错题一共可以分给最多30个人,让这30个人不及格,所以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