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保障,这是充满生命的地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价之宝。但是,人类活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生物多样性。20世纪以来,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灭绝,而进入90年代,科学家们估计每天灭绝140个物种,因而全世界有10%的高等植物和3/4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全球270种龟类爬行动物中的42%、150种灵长目中的2/3濒临灭绝。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多样的地球生物的种类正呈锐减趋势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C: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D:如何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2 . 网络由于飞速发展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由于________的加强,信息交流加快,生产和工作效率都大为提高,同时,也可能________各种社会问题,如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关联,催生
B:联系,引发
C:互动,暴露
D:交往,带来
3 . 不属于“小灵通额迅猛增速‘戛然而止’”原因是( )。
A:2008年电信重组和3G发牌
B:小灵通的更新力度和服务质量都有所下降
C:小灵通无法漫游是根本性弱点
D:移动资费下降使小灵通资费优势不再明显
4 .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幼稚工业或成熟工业一旦被政府所“保护”,就会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团体,从而对政府产生新的压力,迫使其进一步实施“保护”,使暂时的保护演变为永久的保护。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政府“保护”的既可能是幼稚工业,也可能是成熟工业
B:受政府“保护”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
C:政府的“保护”会由暂时演变为永久
D:政府的“保护”能对工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5 . 坦白地说,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记者,笔者深为自己完全看不出那个假报道的破绽而________,更为自己的同行里________有如此骗子而羞愧。 填入划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A:惊诧,竟
B:汗颜,尚
C:惊诧,尚
D:汗颜,竟
6 . 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榭槠恶さ纳车乩铮罅孔时玖鞫鹄矗聘淮丛煊刖眯剩突嵩谑谐≈幸奥ぁ? 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国家需要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动的所有权
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7 . 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其标准时点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B:所取得的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C:所需经费由中央政府完全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D:采用按户口所在地登记的原则
8 .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D: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9 . 百姓的好恶要考虑,但他们的法制观念同样需要通过严格的执法引导。在这种引导中,执法机关的作用和责任毋庸置疑。不甄别百姓的诉求是否合法、理性而一味迎合,结果只能是让法盲狂欢!符合本句文意的是( )。
A:老百姓的好恶往往合理不合法
B:老百姓的法制观念都很淡泊
C:老百姓希望执法机关迎合当事人
D:老百姓的法制观念需要引导
10 . 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
A:生产力发展
B:生产关系成熟
C:上层建筑完善
D:法制健全
答案及解析
1 .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保障,这是充满生命的地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价之宝。但是,人类活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生物多样性。20世纪以来,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灭绝,而进入90年代,科学家们估计每天灭绝140个物种,因而全世界有10%的高等植物和3/4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全球270种龟类爬行动物中的42%、150种灵长目中的2/3濒临灭绝。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多样的地球生物的种类正呈锐减趋势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C: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D:如何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答案:C。题目详解:文段的行文脉络为分总分段式,第一句列举现象,第二句“但是”表转折,转折之后是重点句,第三句话列举了一大堆数字进行论证。所以主要分析第二句,根据第二句可以推出C项,生态系统和重点句中的生物多样性是近义替换。
2 . 网络由于飞速发展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由于________的加强,信息交流加快,生产和工作效率都大为提高,同时,也可能________各种社会问题,如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被泄露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关联,催生
B:联系,引发
C:互动,暴露
D:交往,带来
答案:B。题目详解: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互动和交往两个词往往是用来形容人的,第一空的主体不限于人,所以排除CD两个选项。同时,联系加强,引发问题,也是常见的搭配。所以选择B选项。
3 . 不属于“小灵通额迅猛增速‘戛然而止’”原因是( )。
A:2008年电信重组和3G发牌
B:小灵通的更新力度和服务质量都有所下降
C:小灵通无法漫游是根本性弱点
D:移动资费下降使小灵通资费优势不再明显
答案:A。题目详解:文章提到了“小灵通额迅猛增速‘戛然而止’”的原因,“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功能替代的加强”、“移动资费的明显下降,小灵通费用低廉的优势不再明显”、“电信和网通逐步停止对小灵通投资更新,其服务质量也开始下降”、“无法漫游的先天性不足”这四项。选项A是小灵通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背景,而非其增速停止的原因,故A为正确答案。
4 .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幼稚工业或成熟工业一旦被政府所“保护”,就会形成新的既得利益团体,从而对政府产生新的压力,迫使其进一步实施“保护”,使暂时的保护演变为永久的保护。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政府“保护”的既可能是幼稚工业,也可能是成熟工业
B:受政府“保护”的结果是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
C:政府的“保护”会由暂时演变为永久
D:政府的“保护”能对工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答案: 【解析】D。
5 . 坦白地说,作为一个有着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记者,笔者深为自己完全看不出那个假报道的破绽而________,更为自己的同行里________有如此骗子而羞愧。 填入划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
A:惊诧,竟
B:汗颜,尚
C:惊诧,尚
D:汗颜,竟
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惊诧:十分吃惊,惊讶。多用于对他人他物。汗颜:惭愧。用于对己。此处形容自己应该用“汗颜”。第二空和“感到羞愧”这样的强烈情绪相对应,用“竟”表达更为强烈的语气。故选D。
6 . 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榭槠恶さ纳车乩铮罅孔时玖鞫鹄矗聘淮丛煊刖眯剩突嵩谑谐≈幸奥ぁ? 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国家需要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动的所有权
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前半部分中的“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是这段话的核心,再根据后半部分中的“大量的资金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鄙ぁ笨梢酝浦舛位笆窃谇康鳌爸挥腥枚嗍腥ê戏ǎ拍苋么罅孔时玖鞫鹄矗拍艽偈共聘淮丛旌途眯实目焖偕ぃ拍苷嬲⒄故谐【谩薄K裕咎獯鸢肝狣选项。
7 . 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其标准时点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B:所取得的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C:所需经费由中央政府完全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D:采用按户口所在地登记的原则
答案:【答案】B。
8 .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D: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答案:CD
9 . 百姓的好恶要考虑,但他们的法制观念同样需要通过严格的执法引导。在这种引导中,执法机关的作用和责任毋庸置疑。不甄别百姓的诉求是否合法、理性而一味迎合,结果只能是让法盲狂欢!符合本句文意的是( )。
A:老百姓的好恶往往合理不合法
B:老百姓的法制观念都很淡泊
C:老百姓希望执法机关迎合当事人
D:老百姓的法制观念需要引导
答案:D。题目详解:本文段的第一句话即为文段的中心句,即老百姓的法制观念需要引导。后面的内容只是强调了执法机关的作用和责任,以及不进行正确引导可能导致的后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 . 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
A:生产力发展
B:生产关系成熟
C:上层建筑完善
D:法制健全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