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痈的概述
子痈是指皋丸及附睾的感染性疾病。子痈分急性子痈与慢性子痈,两者都有睾丸或附皋肿胀疼痛的特点。
二、子痈的病因
湿热下注外感六淫,如坐卧湿地,郁化湿热;或过食辛辣炙博,湿热内生,湿热下注肝肾之络,结于肾于,阻隔经络,凝滞气血,郁久则热胜肉腐。或因不洁房事,外染湿热秽毒,郁滞化火成脓,脓腐肉溃,经精道逆传肾子,浊毒壅结而成。
三、子痈的症状
急性者,发病较急,初起恶寒发热,一侧睾丸或附睾肿大疼痛,当炎症波系精索时,精索增粗、硬痛,痛引少腹;炎症波及到阴囊时,则阴囊皮肤红肿;化脓时皮肤光亮而软,脓液穿破阴囊后,症状即迅速消退,疮口亦渐愈合。
慢性者,多由急性转化而来。一般无全身症状,附睾上有硬结,并有不同程度的触痛,精索亦可粗肿疼痛。有时可并发水疝。在慢性过程中,可有不定期的急性发作。
四、子痈的治疗
(一)内治法
湿热下注证: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选用枸橘汤加减。
肝气郁结证:治宜疏肝散结、活血消肿。选用橘核丸加减。
(二)外治法
急性子痈:外敷玉露膏、金黄膏。阴囊水肿明显者,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
慢性子痈:用冲和膏外敷,或用葱归溻肿汤坐浴。
五、子痈的预防与护理
(一)患病后宜卧床休息,患部应用阴囊托将阴囊托起。
(二)勿劳后涉水,或久坐湿地。
(三)保持情志愉快,防止郁怒伤肝。
(四)外生殖器部位有包茎、龟头炎、尿道狭窄,以及炎性疾患,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