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命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5-09-01 16:53:49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迅速准确理解、综合分析及运用能力。2008年和2009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中对此部分的题量作了一些调整:选词填空保持10题未动,语句表达缩减为5题,而阅读理解增加至为15题,阅读量明显加大。详见下表:

  表一 四川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历年题型题量

  这些题型考查目的明确,阅读量适中,备受命题人青睐。预计2010年考试将继续采用这三种题型,但在整体难度上将略有上升。

  (一)片段阅读命题特点及考试趋势

  从上表可以清晰看到,片段阅读已成为阅读理解部分的主流题型,而篇章阅读正逐步退出公考舞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试难度的降低,因为在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中,阅读理解部分的题量有了提高,现在基本稳定在15题,占到一半。相较于原来的10题,需要考生阅读的材料就有所增加;同时片段阅读作为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较难的题型,题量的增加要求考生具有更高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样的变化就要求考生首先能够迅速判定所给文段属于哪种题型,再进一步判定是需要宏观性地阅读全部文段还是只要微观入手抓住细节信息即可,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在文段阅读中抓住考点。

  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片段阅读这几年题型变化如下表:

  表二 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片段阅读的题型题量变化

  1.主旨概括题

  通过表二可以看出,主旨概括题是片段阅读中的主流考查题型,几乎每年都占据片段阅读的半壁江山,是需要考生重点复习的题型。针对主旨概括题,考生应该抓住文段中的关联词语,判定与掌握文段中句群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段表达的重点所在。我们具体看下例:

  例1.近年来,汉语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有人愿意这样说,有人愿意那样说。对此,语言工作者应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看到那种盲目效仿港台语,或者为表现个性而表现个性的刻意“创新”,不闻不问是不对的。我们应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但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新词新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时代的色彩

  B. 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语言运用的主流进行规范

  C. 对盲目效仿和刻意“创新”的语言应进行规范

  D. 对新词新语过分挑剔不利于语言的创新和发展

  解析:这是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先列出社会上存在的语言现象,接着指出对待这种现象的错误态度。最后一句话用一个“应”引出结论: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对转折词“但”引领的内容进行概括,即这种规范应该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答案为B。

 

[1] [2] [3]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行测成功经验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