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1国考--走出常识判断三误区

发布时间:2025-08-28 04:54:13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常识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头疼”的模块。如何走出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备考无从下手误区?

常识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头疼”的模块。华图冯老师最近一直在讲授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在授课过程中,冯老师发现不少考生在复习常识判断时陷入了误区,为此,总结了一下三大常见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备考误区供考生参考。

误区一:知识点太散,无从下手

不少考生一看到常识判断涉及的知识领域十分庞杂,就产生了听天由命的感觉,准备完全靠自己以前的积累去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而放弃集中复习。这种想法是不适当的。

根据对2000-2009年公务员考生常识判断十年真题比较分析,可知,常识判断虽然涉及到了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七大知识领域,但是题目主要集中在法律、人文(历史+自然,又偏重于历史,历史中又偏重于中国古代史)、政治和科技上。而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常识判断测查的内容……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精力的分配上当然以这四门为主,其中因为法律类的考试更为成熟(如司法考试、法律硕士联考、法律自考等),所以加强对法律常识的复习是稳健地获得常识判断分数的重要途径之一。

事实上,对法律、历史和政治的复习貌似复杂,但都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和特点。以中国古代史的复习为例,出题者通常比较青睐秦汉、隋唐、明清这几个时期的历史,因为强盛而统一,其封建文明是中国封建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另外,先秦和宋朝的历史也不可忽视。因为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而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因此亦为出题者所青睐。在掌握中国所经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为三大阶段后,以其内在相继更替的王朝为“经”度,以每个王朝相对应的思想、政治、宗教、经济、文化、艺术、民族、外交和杰出人物等为“纬”度,就能划出历史复习的重点。当同学们像填表一样,把学到的历史知识点填进每个对应的空格,历史常识的掌握就会相当的系统、全面和准确了。政治方面,主要体现出了和当年的时事热点问题相结合的特点。因此在复习的时候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个特点,全取政治常识的分数并非难事。

常识判断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头疼”的模块。如何走出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备考无从下手误区?


[1] [2]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行测成功经验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