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选项的第一个特点:无
无,即指无中生有。看似简单,实则是最容易迷惑考生的设错。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个,与原文相近,但是无中生有的概念;第二个,给原文中的概念加上无中生有的陈述。
例题: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我国必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
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B。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C。“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
D。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
【答案】:B。中公解析:本题三个错误选项均属于无中生有。A项中“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属于没有出现的概念,是文章中“一个民族精神境界”和“一个人的阅读史”的混合体,但本身属于无中生有,而A项的说法也是无中生有;C项的“最大区别”和“技能培养”均属于无中生有;D项将文中阅读和“精神饥饿感”的概念连接起来,加上了“最佳方法”,属于无中生有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