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行测推理判断:集合推理必备知识

发布时间:2025-08-24 19:02:30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一、集合推理的四个基本形式:

在集合推理中我们分别用S和P表示两个集合

对于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存在4种基本情况,分别用文氏图来进行表示:

1)所有的S都是P

2014年国考解题技巧之集合推理必备知识

2014年国考解题技巧之集合推理必备知识

对于有的S不是P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如图6所示S是P的真子集,第二种情况如图7所示S与P没有交集。

以上就是集合推理的四种基本形式,是做集合推理题目的必备知识是,同时也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考生必须牢牢掌握。

二、集合推理的三组换位公式

1)“所有S是P”→“有的P是S”

2)“所有S不是P?”“所有P不是S”

3)“有的S是P”?“有的P是S”

注意事项:

①“(所有S是P”→“有的P是S),”但是“有的P是S”不能推出“所有S是P”,在如图7的情况下“有的P是S”但并非“所有S是P”。

②“有些S不是P”不能换位为“有些P不是S”。

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看一下这三组换位公式如何在题目中应用:

例1:有些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不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据此,可以推出( )。

A.有些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没有报考公务员

B.有些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

C.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没有报考公务员

D.有些报考了公务员的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生

通过阅读题干发现题干中包含了两个集合命题,直接推理无法得到答案,这时可以考虑利用转换公式进行转换后在解答,根据公式1)我们可以将“有些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报考了公务员”转换为“有些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根据公式2)“所有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都不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转换为“所有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大学生都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这时可以发现形式与逻辑判断中递推公式形式相同,根据递推公式得到递推结果为“有些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不是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因此选择D选项。

通过这道例题的解答,可以发现在集合推理中,题目复杂比较复杂难度较高,但掌握了集合推理的四种基本形式以及三组推理公式便可在考场上沉着冷静的应对相应问题。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行测成功经验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