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于同一棵古树,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木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和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 . 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反之
B:相反
C:否则
D:反而
3 . 在物理学中,“演化物理学”是指()
A:量子力学
B:耗散结论理论
C:相对论
D:量子引力理论
4 . 下列对“禽流感”的定义,准确的一项是( )。
A:禽流感是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受到感染的一种传染病
B: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
C:禽流感是能同时给禽类和人类造成大量死亡的流行性感冒传染病
D:禽流感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
5 . 中国古代货币,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货币之一。它________,对古代世界上国际经济交往,特别是亚洲各国货币的发展有着相当________的影响。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亘古长青,久远
B:源远流长,深远
C:历史久远,重大
D:历史悠久,深刻
6 . 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每一次颠覆性发展总是伴随着创新的出现。没有创新很容易陷入自戕的危局,即使曾经享誉一时,也难逃厄运。比如柯达的破产,乐凯关闭胶片生产等等莫不是如此。因此没有创新,即使像柯达那么强大,最终还是被数码相机拉下马。因此,创新才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削弱这一论证?
A:创新若不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也不会为市场所接受
B:世界知名品牌高技术产品的成功,再次印证着质量是产品生命线的道理
C: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的成功,无一不凝聚着技术人员的大胆创新
D:创新离不开技术的进步,而且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大堤上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张乡长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他对劝他回去的群众说:“我没有任何理由对我患难与共30年的父老乡亲撒手不管。”
B: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学将继续扩招,我省录取的比例有望达到二比一
C:一名下岗女工为迎奥运,准备自费做2008双精美的工艺布鞋献给北京奥运会,虽然家徒四壁,她仍然拒绝了10万美金的诱惑
D:冬天星湖地区的景色有些凄清:湖水结了冰,四周枯草萋萋.树林里落满了橡子和松果,到处是一片寂静
8 . 市场经济的基本作用是( )。
A:优化资源配置
B:改进生产技术
C:进行商品交换
D:物价调控
9 . (1)启程远征北极(2)进行集训(3)挑选队员(4)记录考察数据(5)制订考察计划
A:5-4-3-2-1
B:3-2-1-5-4
C:5-3-2-1-4
D:3-1-2-4-5
10 . 面对着耶路撒冷孤立的哭墙,我没有眼泪,心中却充满悲情,这是由古至今最(悲怆)的犹太民族啊!两千多年的历史无(立锥之地),600万的犹太人民被(屠戳)在纳粹的(刀光剑影)之下。 句中加括号部分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悲怆
B:立锥之地
C:屠戳
D:刀光剑影
11 . 有关门罗第一篇短篇小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罗伯特.韦佛的介绍才得以公开出版
B:为门罗赢得了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
C:是在自己家乡读大学本科时写作和发表的
D:小说以预知生命中即将发生的的事件而著称
12 . 黄某说张某胖,张某说范某胖,范某和谭某都说自己不胖。如果四人陈述只有一个错,那么谁一定胖?()
A:仅黄某
B:仅张某
C:仅范某
D:仅张某和范某
13 . 高语境传播指的是在传播时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高语境传播的特征是: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人们在交流过程中重视“语境”而非“内容”,注重建立社会信任,高度评价关系和友谊,关系的维持比较长久。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高语境传播的是:
A:小红和小丽是双胞胎姐妹,她们外貌完全相同,在高考时成绩居然也一样
B:刘刚和张洁是夫妻,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了许多默契,在交流中,往往一个情绪就知道对方的想法,比如一说去老地方看电影就知道对方心情不错
C:美国人在阅读时,习惯拥有具体全面描述的细节,当他们看到没有细节进一步描述支撑的短语时。会觉得这些表述不可信
D: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可能会获得很多以书面形式呈现的信息,如:留学生手册,各类指南,宿舍管理手册,关于不同类型签证,如何换或续签签证的印刷信息等等
14 . 强制消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如果消费者消费时上述权利中的任何一项受到限制,就意味着被强制消费。下列不属于“强制消费”行为的一项是()。
A:列车运行时,乘车旅客只能在列车的餐车上用餐
B:一批游客游十三陵前被集体带到一个玉器店购物
C:某市启动数字化电视整体转换方案,其后三个月内将关闭模拟电视节目
D:顾客购物时,某食品店在顾客不同意的情况下以食品代替找零
15 .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
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D: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16 . 体鸣乐器:以一定形状的发声物质为声源体,在自由状态下(不予变形或附加张力等)受激发声,无其他媒介振动体。以下属体鸣乐器的是()。
A:竖笛
B:古代编钟
C:马头琴
D:箫
17 .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 )规定。
A:自治条例
B:单行条例
C:法律
D:宪法
18 . 人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有了思想,人就比摧毁他的任何东西甚至整个宇宙都高贵得多;因此,人就能吞掉一个世界。 这段文字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
A:人类是需要有思想的
B:人类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
C:人的尊严就在于人的思想
D:无论哪种人都能改变整个世界
19 . 瓦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瓦特是大发明家。可见()
A:大发明家没受过高等教育
B:没受过高等教育的是大发明家
C:有些大发明家并未受过高等教育
D:受过高等教育的不是大发明家
20 . 对风能发电优势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风能发电既不污染空气,又无安全隐患
B:从环保的角度看,风能发电是最完美的能源利用方式
C:风能发电可以大量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D:风能不受储量限制,从战略上看,它是最新的替代能源之一
21 . 从众是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下列属于从众行为的是:()
A:驾驶汽车的司机在路口遇见红灯亮时,会自觉地把车停下来,等待绿灯信号的出现
B:在一次工作会议中,张某虽然不同意一项提议,但由于在座的其他人都表示赞同,张某也举手表示同意
C:班级组织春游活动,班中有少数几位同学提议到桃花岛,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去过,在少数同学的坚持下,大家一致决定同赴桃花岛
D:王某误上贼船,成了流氓帮派的一员,在首领的威逼下,他被迫昧着良心和其他人一起去干坏事
22 . 近年来,众多电商长期耕耘数字阅读市场,造就了全民阅读热潮。政府的支持,数字出版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手机网民网络文学服务使用率的提高,以及针对多媒体信息的科技的进步,都为移动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持。据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近三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逐年提高,数字化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图书阅读率。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全民阅读热潮方兴未艾
B:数字出版产业大规模兴起
C:电商造就了数字化阅读热潮
D:国民数字阅读已超越传统阅读
23 .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
A:公民在老年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
24 . 某图书馆复印室复印图书、报刊资料,由私人自费订购,该行为属于()。
A: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的,合理使用他人已发表的著作
B:提供科研成果,为教学、科研服务
C: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传播其作品
D: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其作品
25 . 客人们走进会议室,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墙上贴着“禁止吸烟”的标语,而桌上却摆着烟灰缸。以下各项最符合主人心理的是:
A:主人是支持禁烟的,摆上烟灰缸只是为了考验客人们
B:主人的思想是混乱的,做出了自相矛盾的事情
C:主人即不反对禁烟,也不赞成禁烟
D:主人实际上是允许客人们吸烟的
26 . 甲:儿时进行大量阅读会导致近视眼难以看清远处景物。乙:我不同意,近视眼与阅读之间的关联都来自以下事实:观看远处景物有困难的孩子最有可能选择那些需要从近处观看物体的活动,如阅读。乙对甲的反驳是通过()
A:运用类比来说明甲推理中的错误
B:指出甲的声明是自相矛盾的
C:说明如果接受甲的声明,会导致荒谬的结论
D:论证甲的声明中某一现象的原因实际上是该现象的结果
27 . 基督教:耶稣
A:伊斯兰教:释迦牟尼
B:佛教:穆罕默德
C:道教:老子
D:儒教:庄子
28 . ①商场店铺起火②店铺挽回损失③消防人员及时救火④路人电话报警⑤店铺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A:①④③②⑤
B:①③④②⑤
C:④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②
29 . 某学术会议正举行分组会议。甲组有8人出席。分组会议组长问大家原来各自是否认识。结果是全组中仅有1人认识小组中的3人,有3人认识小组中的2人,有4人认识小组中的1人。如以上统计属实,则最能得出的结论是()
A:分组会议组长认识小组中人数最多,其他的人相互认识的较少
B:此类会议是第一次举行,大家都是新面孔
C:有些成员所说的认识可能仅仅是在电视或报告会上见过而言
D:虽然组内成员原来的熟人不多,但是原来认识的却是至交
30 . 船:船桨
A:果树:果实
B:奶牛:牛奶
C:锁:钥匙
D:存款:利息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