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第一段中提到“示范厂”,第二段中提到“小规模工厂”、“正式规模的工厂”,第四段中提到“小型厂”,对文中这四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型厂”就是“小规模工厂”,它不是“正式规模的工厂”
B:“示范厂”属于“小规模工厂”,“小型厂”属于“正式规模的工厂”
C:“示范厂”属于“小型厂”,也属于“小规模工厂”
D:“小型厂”不是“正式规模的工厂”,“示范厂”也不是“小规模工厂”
2 . 贾女士:我支持日达公司雇员的投诉。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年薪还不到10000元。陈先生:如果说工资是主要原因的话,我很难认同你的态度。据我了解,日达公司雇员的平均年薪超过15000元。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陈先生和贾女士意见分歧的焦点?()
A:日达公司雇员是否都参与了投诉
B:大多数日达公司雇员的年薪是否不到10000元
C:日达公司雇员的工资待遇是否不公正
D:工资待遇是否为日达公司雇员投诉的主要原因
3 .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当改为( )。
A:5年以上10年以下
B:3年以上10年以下
C:5年以上8年以下
D:1年以上5年以下
4 . 在人才的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自学能力
B:创造能力
C:分析判断能力
D:社会活动能力
5 .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或经济制度。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D:计划和市场
6 . 我国的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
A:缺煤、富油、少气
B:富煤、缺油、少气
C:缺煤、缺油、多气
D:富煤、富油、多气
7 . 误会()朋友相当于贸易()()
A:消除协商伙伴
B:误解协商伙伴
C:消除合同出口
D:误解合同出口
8 . “春雨断桥________无渡,小舟撑出绿阴来。” 上句在横线处选填恰当的字是( )。
A:愁
B:恰
C:叹
D:人
9 . 速度:时间:距离()
A:利率:本金:利息
B:质量:品种:数量
C:利润:成本:产值
D:收入:支出:剩余
10 . 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11 . 百合:鲜花:花店()
A:鲫鱼:动物:菜场
B:木材:树木:森林
C:沙发:家具:客厅
D:衬衣:衣服:商场
12 . 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3 . “神舟六号”在轨道上正常飞行处于失重状态时,以下观察中不能如地面上一样进行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B:用弹簧秤测物重
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D:用放大镜看物体
14 . 文学作品离不开现实生活,没有深入体验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优秀作品的。因此,()
A:诗人、小说家不可能年轻
B:创作小说都是老人们的事
C:要创作小说必须有足够的生活经验
D:创作小说要靠运气
15 .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受限制的欲望无疑是贪婪的同义语。相对于人的无限的欲望而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任何进步都不过是________。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以便使人的无穷欲望得到满足)视为自己的价值________,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得。因此,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________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济于事;原则;复杂
B:螳臂当车;根本;简单
C:杯水车薪;圭臬;单纯
D:沧海一粟;底线;单一
16 .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7 . 统计数据表明,大多数汽车事故出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极少的事故是出在大于150公里/小时的行驶速度上的,这就意味着高速行驶比较安全。以下最能反驳上述论证的一项是:
A:高速行驶如果发生爆胎的话是很危险的
B:由于多数人是中等速度开车,所以,多数事故出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
C:高速行驶的时候,特别是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速度过快就很难控制住
D:与中等速度行驶中出现的汽车事故损害后果相比,高速行驶出现的汽车事故损害后果要严重得多
18 . 美国科学家发现,雄性非洲慈鲷鱼能通过观察其他雄性成员在抢占地盘争斗的表现而评估对手的实力,在加入战斗时总是挑战那些最弱的对手。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鱼类具有这种推理能力。由此可以推知()
A:雄性非洲慈鲷鱼逻辑能力比雌性强
B:雄性非洲慈鲷鱼具有人类的某些理性认识特点
C:逻辑推理能力较强的鱼能够占有较大的地盘
D:人类是逻辑推理能力最强的高等动物
19 . 一项对某大学国际经济专业99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看起来有些问题,当被调查者被问及其在校时学习成绩的名次时,统计资料表明,有6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于班级的前20名。如果回答者说的都是真话,那么,下面哪项能够对上述现象给出更合适的解释?
A:未回答者中也并不是所有人的成绩都在班级的前20名之外
B:虽然回答者没有错报成绩,但不排除个别人对于学习成绩的排名有不同的理解
C:成绩较差的毕业生在被访问时一般没有回答这个有关学习成绩名次的问题
D:在校学习成绩名次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都进行略微的美化
20 . 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风呼呼猛刮,行路人紧紧裹住大衣,北风无奈于他。南风徐徐吹动,温暖和煦,行路人解开衣扣,脱衣而行,南风获胜。 这个寓言意在告诉人们:
A:方法得当,以柔克刚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1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国际专业化分工渐趋明确,国际贸易明显增加,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跨越国界,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生产力快速发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导致生产力快速发展
C: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现象
D: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
22 . 真诚:真挚
A:论证:论点
B:顽强:顽劣
C:果断:武断
D:争议:争执
23 . 轮胎∶汽车
A:玻璃∶房屋
B:电脑∶操作台
C:操纵杆∶飞机
D:果实∶树
24 . 能力的补偿是指同一个体的不同能力之间或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能力的相互替代或补偿作用,从而保持或维持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辐射补偿是指优势能力有效地加强了各种能力之间的相互联系或带动其它能力同时提高的现象。放大补偿是指优势能力的高度发展,有效地弥补某些薄弱能力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应用了辐射补偿的是:()
A:甲国足球队7号球员奔跑速度快,盘带技术强,在他的带动下,本方多次突破对方防线,射门得分
B:乙国篮球运动员在体能上存在不足,但是他们凭借“魔鬼训练”弥补了身体条件上的不足,创造了奥运会三连冠的佳绩
C:丙国跳水队中一位小将技术全面,实力较强,但由于临场经验不足,有时会发挥失常。因此教练安排他参加团体比赛,第二个出场
D:丁国乒乓球运动员的进攻实力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防守能力相对较弱,在多次世界大赛中他们依靠强大的进攻使对手疲于防守,从而取得胜利
25 . 由于经济总是在某个经济周期中波动。所以社会的生产与就业线表现为()。
A:稳定的不断增长
B:总是成一定的比例增长
C:周期性的规律增长
D:周期性的但没有一定规律的增长
26 .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1)责令店主停业整顿(2)追查熟食加工点(3)举行婚礼(4)出现多人食物中毒(5)核查各种菜品
A:35421
B:43251
C:34521
D:34152
27 . (1)记者与当事人电话联系(2)记者听说一件资助失学少年的事情(3)一篇感人的报道引起了反响(4)当事人不愿将自己的事情“曝光”(5)记者到学校进行调查和采访
A:21453
B:34512
C:12453
D:25341
28 . 靠机制吸引人,而不是靠补贴吸引人,这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思维惯性上的( ),靠补贴的搞工程式吸引人才的最大弊端是已经先入为主地假定谁是人才了,因此,你不能补贴所有人,不能给人们提供( )才能的社会氛围。梁文道在他所著的《常识》中写道,新加坡就很能够吸收人才了,但比起美国还是( )。 依次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鸿沟激发略逊一筹
B:差异发挥望尘莫及
C:差别触发稍逊一筹
D:区别发挥相去甚远
29 . 李赫,张岚,林宏,何柏,邱辉,5位同事近日他们各自买了一台不同品牌小轿车,分别为雪铁龙,奥迪,宝马,奔驰,桑塔纳。这五辆车的颜色分别与5人名字最后一个字谐音的颜色不同。已知,李赫买的是蓝色的雪铁龙。以下哪项排列可能依次对应张岚,林宏,何柏,邱辉所买的车?()
A:灰色奥迪、白色宝马、灰色奔驰、红色桑塔纳
B:黑色奥迪、红色宝马、灰色奔驰、白色桑塔纳
C:红色奥迪、灰色宝马、白色奔驰、黑色桑塔纳
D:白色奥迪、黑色宝马、红色奔驰、灰色桑塔纳
30 . 持续犯又称继续犯,是指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不间断状态的犯罪。持续犯的犯罪行为同不法状态同时继续,而不只是不法状态的继续,如果只是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处于继续之中,而犯罪行为已经结束,并不处于持续状态,那就不是持续犯。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未构成持续犯的是()。
A:田某依靠网络,将青少年诱骗至其家中,并先后杀害5名少年
B:谢某虽然有妻子,却仍然同意与王某结婚,婚后一直与王某生活在一起
C:张某私自购买了若干枪支弹药,并将其藏在自家地窖里
D:某村支书因为村民韩某没有按照村里规定完成务工,便私自将韩某拘禁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