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
师大字〔2018〕59号
关于印发《赣南师范大学2019年高层次
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门:
经研究,现将《赣南师范大学2019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执行。
赣 南 师 范 大 学
2018年10月16日
赣南师范大学2019年高层次人才引进
实 施 办 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优先引进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平台和“高精尖缺”人才,大力扶持交叉学科、新兴专业的人才发展。
第三条 按照“学校推动、学院主动、典型带动、部门联动”的引才工作思路。本着对拟引进人员身份与业绩并重,科研与教学兼顾的原则,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引用结合、以用为本。
第二章 引进类别和条件
第四条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意识,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风正派、学术端正、身心健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乐业。
第五条 引进类别和条件:
(一)第一类人才
学术造诣精深,在本学科领域取得突出学术成果的领军人才,年龄不限,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
4.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
5.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6.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工程入选者。
(二)第二类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自然科学领域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2.国家级教学名师;
3.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
4.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5.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
6.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
(三)第三类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骨干,自然科学领域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井冈学者”特聘教授;
2.赣鄱“555”人才工程入选者;
3.省百千万工程人选;
4.“双千计划”入选者;
5.省级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6.博士生导师。
(四)第四类人才
近5年科研业绩成果不低于我校教授聘任条件者,或学术业绩特别优秀(指攻读博士期间,理工科类以第一完成人在中科院JCR期刊分区1区影响因子排名前6,不含纯综述性期刊;或在1区中影响因子10以上的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以上。人文社科类以第一完成人在赣南师范大学规定的国内A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篇以上)的博士。自然科学领域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五)第五类人才
近5年科研业绩成果不低于我校副教授聘任条件者;海外博士、博士后;学校急需紧缺专业的博士。自然科学领域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六)第六类人才
博士毕业生。
第六条 经论证,海内外具有相当学术地位和成就的专家、学者,可按相应人才类别引进。
第七条 学校支持和鼓励引进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不少于1年)的高层次人才。
第八条 积极鼓励引进创新学术团队,或领军人才引进后由其自主组建团队,实行“一事一策”。
第三章 引进方式和待遇
第九条 引进方式:
可采取“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两种方式。
(一)全职引进: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办理人事入编手续,实行编制内聘用方式。
(二)柔性引进: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不办理人事入编手续,釆取智力引进、兼职引进等形式,采用长期在校、定期在校、不定期短期来校或通过协商确定的其他工作方式来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与学校签订工作项目、任务协议的聘用方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待遇参照全职引进同层次人才待遇并结合工作时间和任务,实行“一人一议”。
第十条 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除享受工资待遇外,学校还提供安家费、科研启动费优惠待遇,标准如下(人民币,税前,下同):
人才分类 |
安家费 (万元) |
科研启动经费 (万元) |
聘期内工资 福利待遇 (万元/年) |
|
人文社会 科学类 |
自然科学类 |
|||
第一类人才 |
200以上 |
400~500 |
1000~2000 |
80以上(年薪) |
第二类人才 |
80~120 |
50~150 |
150~450 |
40~50(年薪) |
第三类人才 |
60~70 |
30~45 |
50~100 |
30~40(年薪) |
第四类人才 |
50~60 |
12 |
15 |
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待遇 |
第五类人才 |
45~50 |
7 |
10 |
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待遇 |
第六类人才 |
35~40 |
5 |
8 |
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待遇 |
学术团队 |
实行“一事一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