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根据绩效目标,运用评估指标对政府部门履行行政职能所产生的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评估、划分绩效等级、提出绩效改进计划和运用评估结果来改进绩效的活动过程。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评估活动过程谋求信息沟通机制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建立与完善
B:评估结果的使用谋求政府责任实现机制的加强与完善
C:评估目的是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效能,使政府部门在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和 改善公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竞争力
D:政府绩效评估不是强调以结果为本
2 . 一个外地品牌为进入本地市场进行广告宣传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用电视广告宣传时,当地每百人有15人知晓该品牌,而后选用报纸广告,每百人有26人表示对其有印象。据此,为提高该品牌的知晓率,该公司决定将全部广告资金投入报纸广告。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公司决定的是()
A:电视是当地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B:报纸广告容易给观众留下“产品过于廉价”的负面印象
C:若不采用报纸广告而继续采用电视广告宣传,相同时间后,每百人有45人知晓该品牌
D:通过电视知晓该品牌的人中,八成有购买意愿,而通过报纸广告知晓者,仅有两成有此意愿
3 .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队的屠戮妇婴的________,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________,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伟绩,武功
B:罪行,行径
C:暴行,罪恶
D:罪恶,罪行
4 . 清明∶祭祖
A:历史∶借鉴
B:粘土∶沙子
C:周日∶休假
D:秩序∶遵守
5 . 央视国际的《每周质量报告》________,目前我国很多突发耳聋的孩子都是由于因病滥用抗生素造成的。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专家________,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导致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依次填人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披露,透露
B:揭露,泄露
C:透露,披露
D:暴露,披露
6 . 百年来,谈论辛亥革命的论著文章汗牛充栋,但________不多。章士钊的当年论述和晚年静思,往往________,令人心折。这段箴言,值得人们反复沉思。依次填入上方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感人至深,一鸣惊人
B:真知灼见,一针见血
C:有感而发,醍醐灌顶
D:有理有据,雷霆万钧
7 . (1)正常营业(2)汽车撞到路边树上(3)携带巨款进入“的士”(4)商业银行调来大量现金(5)两名“顾客”从皮包里拿出手枪
A:34152
B:14253
C:41532
D:53214
8 . 人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称为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称为理性认识。那么下列认识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物价上涨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C:小丽长得很漂亮
D:书是纸做的
9 .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必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领域的隐患,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惩处体制机制。
B:通过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C: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下,传扬出去,肯定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声誉。
D:对采用电脑摇号择校的做法,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不少有识之士建议实行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所处学区来确定。
10 .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偶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我们可以从这首小诗中领悟到的哲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11 . 非法:非难
A:非但:非凡
B:非礼:非洲
C:非议:非分
D:非诚勿扰:非常完美
12 . 由于青铜技术的成熟包括鼓风、浇铸等的运用,世界各个民族的先人陆续掌握了冶铁技术,中国是在()时代初步掌握了冶铁技术。
A:春秋战国
B:汉代
C:秦代
D:宋代
13 . 2,5,11,23,47,()
A:71
B:67
C:97
D:95
14 .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显著特征是(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16 . 有智慧的人,一直以来都在享受每一秒,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秒一旦过去就永不再来;愚痴的人,一直以来都在抱怨每一秒,总觉得这一秒不幸,下一秒才好!同样经历每分每秒,但_____,天地悬隔。
A:泾渭分明
B:南辕北辙
C:毫厘之差
D:庸人自扰
17 . 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的观点。
A:诡辩论
B:唯心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
18 . 通过组织股份公司扩大个别资本生产规模的方式称为:
A:资本积聚
B:资本原始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垄断
19 . 篝火:寒冷()
A:日记:隐私
B:网络:代沟
C:键盘:写手
D:湖泊:干渴
20 . 部分网店以所谓的“实物图”“细节图”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发布“生产车间实拍图”、“企业荣誉”等来博取消费者的信任,而消费者收到的实物却和网上照片所示的商品包装__________。相关部门提示消费者注意网购月饼时要__________“山寨”。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辕北辙 防范
B:截然不同 提防
C:大相径庭 谨防
D:殊途同归 防备
21 . 大同:小异()
A:青山:绿水
B:前仰:后翻
C:上窜:下跳
D:内查:外调
22 . 有时候律师的辩护很可能开脱了凶手,有损公共道德。但他们“完美”的法律服务没错。因为法治之法是中性的,它超越道德;而“平等对抗”的诉讼程序,须保证被告人享有他所购买的一切法律服务。即使被告人真是凶手,律师帮他胜诉获释,正义受挫,从法制或“程序之治”的长远利益来看.这也还是值得的。失败了的正义可以在本案之外。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法制与道德是相互对立的
B:在一个单一的案件中找不到正义
C:维护法制程序的意义大于一时的伸张正义
D:为了保证法制程序的实施,律师常常不得已而为之
23 . 4,13,36,(),268
A:97
B:81
C:126
D:179
24 . 选择性接触是指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活动之际,并不是不加区别的对待任何媒介和内容,而是更倾向于接触与自己的既有立场、观点、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加以接触,或有意无意地回避与自己既有倾向相左的媒介或内容。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选择性接触”的是:()
A:旅行社推出的夕阳红系列旅游的团体活动受到很多退休老人的欢迎
B:减肥产品最畅销的人群是那些正在减肥的人,而不是那些打算减肥的人
C:初中政治老师王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收看新闻联播
D:赵总监推崇人性化管理,经常参加人本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培训课程
25 . 科学研究发现,植物对触摸作出反应是因为它们认为自己正在遭受风的打击,因此“觉得”必须提高强度防止风的破坏。每天只要对植物的茎进行几秒钟的抚摸和敲击就可使植物枝干的密度加强。在植物被触摸不到30分钟后,植物的基因便可生成便生成使其体内钙含量提高的蛋白质。钙的增加相应地又导致一种名为钙掉蛋白的物质的增多,该物质可以使植物更为坚固。如果下列各项为真,能够质疑上述结论的是()
A:菜农们在将温室中的幼苗移种至露天之前,一般会对秧苗进行敲打
B:在移种甜菜之前,要去除掉甜菜中的水分并用扫帚拍打它们
C:在农田边缘经常受风的作物倒伏概率比在农田中央吹不到风的作物要高80%
D:如果碰到含羞草的叶子,它就会在几秒钟之内缩做一团,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钙迅速流进了它的细胞
26 . 行政处罚由()的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A:违法行为人住所地
B: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
C:违法行为发生地
D:行政机关所在地
27 . 过滤∶纯净
A:绿化∶植被
B:努力∶成功
C:痛苦∶悲伤
D:波浪∶潮汐
28 . 发出“通知”整治不良之风很有必要。但关键是令出法随,“通知”算数。算数的通知,有一道就够了。现在之所以发了一道又一道,有事物不断发展,条文需要不断完善的因素,有体制不顺。机制不合理的因素,但最根本的是执行时不够“硬”。所以,落实“通知”必须严格,谁违反就坚决追究,毫不手软。“硬”得不够势必会有“三令五申”,而三令五申毕竟不是理想的办法。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不抓“通知”的落实等于没有通知
B:要减少不必要的通知
C:通知能否落实关键看通知内容是否合理
D:通知不能很好落实的原因有很多
29 .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下列不属于行政复议的一项是:()
A:省水利厅审查下属机关侵犯农民取水的案例,并作出复议决定
B:王某向法院起诉县林业局侵权
C:农乐公司向省政府申请复查其被调销营业执照一事
D:外国公司按照《海关法》第53条,向海关提出申请,要求复查其被罚款一事
30 . 出台一个规定、一项措施搞行政听证、论证会,已经成了公众逐渐习惯的事情。然而一些曾经参加听证会的代表表示,听取意见往往只是一个“形式”,代表发言常常被当成“废话”。因此,对于价格听证会,社会上不少人都有一种印象,认为“听证会就是涨价会”。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
A:听证代表中,利害关系人代表不会少于2/3
B:某地大桥收费听证会前,由物价局公布提交听证的两套方案一个不变一个涨价
C:听证会前,有些部门不配合媒体采访
D:某风景区举行调价听证会,有2/3代表不同意涨价,但听证会的结果却是涨价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