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诚聘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方向

发布时间:2025-09-06 09:54:56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招收方向
序号 招收方向 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所属机构 工作地点
1 超高压极低温物性测量(六面砧) 程金光 010-82640765 jgche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 超高压极低温物性测量(压砧) 孙力玲 010-82649148 llsun@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 低温强磁场量子振荡测量 雒建林 010-82648126 jlluo@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 综合极端条件光谱测量子系统(红外光谱与太赫兹) 王楠林 010-62765081 nlwang@pku.edu.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 综合极端条件光谱测量子系统(拉曼) 杨洋 010-82649501 yang.y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6 核磁共振子系统 郑国庆 010-82648058 gqzhe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7 极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测量 梁学锦 010-82649138 xjli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8 低温原位扫描隧道-角分辨光电子谱测量 钱天 010-82649538 tqian@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9 高压原位多物理量协同测量子系统 于晓辉 010-82648017 yuxh@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0 亚毫开极低温实验子系统 景秀年 010-82648068 xnji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1 极低温固态量子计算研究子系统(极弱场) 赵士平 010-82649157 spzhao@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2 极低温固态量子计算研究子系统(强磁场) 姬忠庆 010-82649852 zj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3 低温强磁场低维电子波谱学实验子系统 杨昌黎 010-82649143 ycl@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4 飞秒激光超快实验子系统 王兆华 010-82649328 zhw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5 阿秒激光超快实验子系统 滕浩 010-82649225 hte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6 超快X射线动力学实验子系统 陈黎明 010-82649318 lmchen@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7 超快电镜与电子衍射(电镜) 李建奇 010-82649524 LJQ@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8 超快电镜与电子衍射(电子衍射) 李玉同 010-82648014 ytl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19 微纳加工平台 李俊杰 010-82649097 jjl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0 常规样品预选平台 苏少奎 010-82649589 ssk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1 机械精加工与电子部 梁学锦 010-82649138 xjli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2 低温液氦系统 景秀年 010-82648068 xnji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3 形貌分析 谷林 010-82649550 l.gu@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4 价态分析 谷林 010-82649550 l.gu@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5 表面分析 禹习谦 010-82649413 xyu@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6 化学组成分析 禹习谦 010-82649413 xyu@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7 热分析 郑杰允 010-82649845 jyzhe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8 电化学分析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29 电输运分析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0 圆柱电池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1 软包电池 黄学杰 010-82648073 xjhu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2 制造过程失效分析 黄学杰 010-82648073 xjhu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3 服役过程失效分析 禹习谦 010-82649413 xyu@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4 储存过程失效分析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5 安全性失效分析 黄学杰 010-82648073 xjhu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6 对标分析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7 重大事故分析 禹习谦 010-82649413 xyu@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8 材料热分析 郑杰允 010-82649845 jyzhe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39 电芯热分析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0 系统热分析 黄学杰 010-82648073 xjhu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1 规模储能 胡勇胜 010-82649808 yshu@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2 水系电池 索鎏敏 010-82648175 suoliumin@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3 空气电池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4 超高功率储能器件 黄学杰 010-82648073 xjhu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5 特种电池 黄学杰 010-82648073 xjhu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6 其他新型储能器件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7 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 孟庆波 010-82649242 qbme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8 多结太阳能电池 陈弘 010-82648149 hchen@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49 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 孟庆波 010-82649242 qbme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0 先进硅基太阳能电池 杜小龙 010-82649035 xldu@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1 新型光伏材料与器件 孟庆波 010-82649242 qbme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2 固态照明测试分析子系统 陈弘 010-82648149 hchen@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3 清洁能源用同步辐射技术研究 禹习谦 010-82649413 xyu@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4 材料计算与数据处理子平台 翁红明 010-82649941 hmwe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5 单晶薄膜实验站 金魁、郭建东、时东霞 010-82649729/82648131/82649421 kuijin@iphy.ac.cn/jdguo@iphy.ac.cn/dxsh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6 合金筛选集群 闻平、王文洪 010-82649197/82649247 pwen@iphy.ac.cn/wenhong.wang@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7 合金优化集群 闻平 010-82649197 pwen@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8 合金器件加工集群 柳延辉 010-82649311 yanhui.liu@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59 单晶子系统 石友国 010-82649105 ygshi@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60 单晶块材子平台 郭建刚 010-82649309 jgguo@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61 高通量技术支撑与研发子平台 郇庆 010-82649096 huanq@iphy.ac.cn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北京市怀柔区
62 高性能近室温热电材料开发与研究 赵怀周 010-82648119 hzhao@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63 近室温热电模块的开发应用 赵怀周 010-82648119 hzhao@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64 半导体外延 陈弘 010-82648149 hchen@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65 半导体器件 陈弘 010-82648149 hchen@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66 冷原子理论 陈澍,崔晓玲 010-82649553 schen@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67 拓扑态及拓扑相变理论 陈澍 010-82649554 schen@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68 可积系统 王玉鹏,曹俊鹏 010-82649547 junpengcao@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69 储能材料原子尺度失效机制 谷林 010-82649550 l.gu@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70 储能材料原子尺度结构设计 谷林 010-82649550 l.gu@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71 非水钠离子电池正极、负极、电解液 胡勇胜 010-82649808 yshu@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72 固态钠离子电池 胡勇胜 010-82649808 yshu@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73 水系钾离子电池 胡勇胜 010-82649808 yshu@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74 富锂正极材料稳定性 王兆翔 010-82649050 zxwang@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75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76 失效分析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77 硅负极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78 锂空电池 李泓 010-82648067 hli@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79 铝二次电池 索鎏敏 010-82648175 suoliumin@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80 水系二次电池 索鎏敏 010-82648175 suoliumin@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81 高盐浓度金属锂基电池 索鎏敏 010-82648175 suoliumin@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82 材料基因软件研发 肖睿娟 010-82649845 rjxiao@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83 电池材料高通量计算设计 肖睿娟 010-82649845 rjxiao@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84 无机材料结构分析 禹习谦 010-82649413 xyu@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85 电池失效分析 禹习谦 010-82649413 xyu@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86 锂电池正极新材料开发 禹习谦 010-82649413 xyu@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87 电子显微学、超快激光 杨槐馨 010-82649857 hxyang@iphy.ac.cn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江苏省溧阳市

2020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诚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新闻资讯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