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中法的作用的局限性(法理学之法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5-08-25 09:34:20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法理学中法的作用梳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法制定完以后是要发挥作用的,那法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在咱们省考,事业单位考试当中,如何快速识别题目体现法的哪个作用,为了方便大家备考,将法理学中法的作用给大家总结下。

规范作用(常考)指引作用1.概念:即引导作用,引导自己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哪些行为应当做,哪些行为不得做,也就是为自己提供一种行为导向,从而对自己行为起到影响作用。

2.对象:自己

3.分类:(1)确定性指引:也就是行为导向非常确定,法律明确规定了必须怎样做,不得怎么做。比如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刑法告诉我们不得杀人,不得放火,不得抢劫。

(2)有选择性的指引:即有选择的空间,可以这样行为,也可以不这样行为。比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争议,可以协商,可以调解,可以仲裁,可以诉讼。

(二)评价作用

1.概念:指衡量他人行为好与不好,做个评价,做个判断。

2.对象:他人

3.分类:(1)专门的评价:指专门的机关或者组织进行的判断衡量,有法律拘束力。比如张三杀人后,法院审判,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0年。

(2)一般的评价:普通主体进行的判断衡量,不具有法律拘束力。比如,张三女已婚又与他人同居,邻居对其评价行为不检点。

(三)教育作用

1.概念:通过典型事例,杀鸡儆猴,事例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目的是教育人们今后将如何行为。

2.对象:一般人(你我他)

3.分类:(1)正面作用:即好事,给予奖励。比如政府对见义勇为、拾金不昧人员奖励。

(2)反面作用:即坏事,给予惩罚。比如抢劫犯审判时候,旁听人员就能受到教育,形成反面教材。

(四)预测作用

1.概念:指事先预测双方将如何行为,从而对自己行为起到影响作用,合理安排自己行为。

2.对象:双方

3分类:行为本身和行为后果的预测。比如中公教育与学员签订合同以后,就可以预测学员自己什么时候交钱,中公教育什么时候上课。

强制作用1.概念:通过法的实施,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2.对象:违法犯罪人

二、社会作用(不常考,了解即可)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言语理解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