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唯物史观原理(马哲唯物论知识框架)

发布时间:2025-08-28 19:50:24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主要两大领域: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今天主要就第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内容加以梳理和分析,为广大考生在接下来的公基哲学备考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历史观领域,多了“社会”二字,变成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即社会存在倾向于物质概念,社会意识倾向于精神、意识概念。故而关系,也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比物质和意思的关系多了一句——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 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对立统一即矛盾运动规律,同理,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源自于矛盾,此矛盾为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其中,劳动者是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要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标志;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它也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二者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及设施。

二者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总体来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行的决定力是生产力。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靠的最终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3、区分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要是人民群众是否是历史的创者,而不是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群众史观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但是不起决定性作用。

以上是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考点,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学习和梳理。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数量关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