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这一部分题目,是大家在行测考试中为数不多可以拿满分的专项,但是很多考生都败在了计算上,数据太大,数位太多,是横在很多考生面前的难题。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一种在资料分析当中可以快速计算的方法——特征数字法。
一、何为特征数字法
特征数字法其实就是把具备特征的百分数化成分数计算的一种方法。例如,当我们看到50%时可以快速联想到,50%=();看到11.1%时,可以把11.1%化成。那这样一种方法就要求我们看到百分数可以联想到和它相近的分数,常见的特征数字如下:
50%()
33.3%() 66.7%()
25%() 75%()
20%() 40%() 60%() 80%()
16.67%() 83.3%()
14.3%() 28.6%() 42.9%() 57.1%() 71.4%() 85.7%()
12.5%() 37.5%() 62.5%() 87.5%()
11.1%() 22.2%() 44.4%() 55.6%() 77.8%() 88.9%()
9.1%() 8.3%() 7.69%() 7.1%() 6.7%()
二、何时用特征数字
一般有两种列式可用特征数字法,A×q,(注:q代表百分数)
三、如何用特征数字
具体如何使用,请参照下题
例1:7720×12.5%=7720×=965
例2:=898
四、有误差怎么办
百分数化成分数的过程中,有很多百分数不是正好对应分数,可能是在某个分数上下浮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将其近似取成特征分数的话,就会有误差出现,那我们如何判断误差呢?
判断方法很简单,对于A×q,,增减判定是一样的,都是q变大,结果就偏大;q变小,结果就偏小。比如q=11.2%,为了计算方便,把它近似看成九分之一,相当于看小了,那么对于A×q,来说,结果都是偏小的,选答案的时候,注意一定要选一个比算出来略大的。
通过以上题目的讲解,中公教育相信小伙伴们已经能领会到了特征数字法的精髓,只要我们能够勤于练习那么在资料分析的计算上大家就会节省很多时间,从而在考试中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