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申论热点话题《莫让工匠精神成为营销噱头》,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工匠精神是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也是工匠改善技艺、升华产品品质、创行业最优的追求。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
工匠精神我国自古有之,从庖丁解牛时掌握规律的得心应手,到卖油翁油过钱孔而不沾的唯手熟尔,再到轮扁斫轮时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无不将工匠精神演绎到极致。当今,工匠精神进入到大众视野,得益于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工匠精神,这一精神在政府官方文件中提及,也正好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年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产品质量”相契合。一时间,传统匠人和工匠精神备受公众的追捧,也在社会上掀起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然而,凡事都要讲究度,过犹不及反而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2018年2月,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迅速热播,原本以美食为主的纪录片,反让章丘铁锅迅速爆红,人们被章丘铁锅圈粉,纷纷求“代购”。网上章丘铁锅的销量同比增长了近6000倍,“洛阳纸贵,章丘无锅”也成为一句热词。
章丘铁锅的流行,固然有其独到之处,网传章丘手工铁锅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温锤炼,经受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锅如明镜。一道最简单的清水炒鸡蛋,便能看出其特点,不放一滴油,就能做到丝毫不粘。
章丘铁锅被追捧的同时,还是有冷静的观众发出质疑,并有记者亲赴当地实地走访。据了解,章丘本地人也并听过章丘铁锅的说法。追溯历史,章丘的冶铁历史确实久远,当地从事铁器锻造工作的人也很多,上世纪90年代还曾拍摄过一部名为《章丘铁匠》电视剧,主要讲述当年章丘铁匠支持抗日,转型投入军工生产,为正规部队和地方武装生产兵器的历史故事。
其实,章丘铁匠铺最多的生意还是生产各种农具、铁钉、马掌等等,铁锅只是其中一项,远远算不上主业。就连纪录片中提到的“同盛永”、“臻三环”两家铁匠铺,其商标注册也均申请于2013年之后,主营业务也主要是生产各种农具、铁钉、马掌等等。应该说 “舌尖三”上章丘贴过的流行,源于当前市场细分下借着工匠精神口号进行的市场营销策略,这种功利性本身与工匠精神所追求的精神实质也存在一定的冲突。
工匠精神,本质上也属于一种文化现象,要想在当今讲究效率的市场经济下真正生根发芽,更需要工匠文化的支撑,构建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体制文化,管理文化和价值观文化。这个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功利,无法做到一蹴而就,否则在利益的冲击下也可能出现日本神户特钢造假的悲剧,让企业形象、国家民族形象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