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应用文写作是申论这门考试中的题型,考察的考试能力比较综合。一方面字数比较多,往往要求400字-500字的应用文写作。另一方面,应用文种类五花八门,容易记忆混乱,逻辑格式不清楚。而要走出这些困境,归根究底能够依靠的救命绳就是考官给出的材料。
一、主要分值在要点齐全
在申论中,有两个基本大原则。一个是问什么答什么,二是答案全在材料中。这两个原则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不管任何文种都要紧扣题干的设置主题或者是贯彻的要求,其次,抄材料中的要点。而在这两种原则的基础上,再结合我们中公课堂上的四步走:一审题,二找点,三加工,四书写。一句话简要概括:就是围绕题干的主题要求,去材料中找相关的要点,无论是问题,还是原因,或者是影响,还是对策,都用符号标注出来。然后在限定的材料范围之中,将这些要点进行串联。那么对于逻辑而言,答案的大部分在于要点,所以最简单的就是按照归纳概括的同义法分类一样,将所有的问题,原因,影响,对策各自放在一起即可。这样得出来的分数也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友情前提所涉及的大范围要点分都已经掌握了,没有遗漏。
二、典型例题解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举一个例子有这么一道题:“你是文化部门的一名记者,请结合给定已经收集的采访素材8-9,请以共享文化惠民为题写一篇短评。”首先拿到这个题目,紧扣题干的关键词,“共享文化”,“惠民”。主体是围绕着共享文化措施展开,并且肯定了共享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围绕着题干的关键词找点。整个材料8的逻辑为:阐述事件“深藏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移驾首都博物院接受公众检阅”;然后肯定了价值和意义,融入百姓生活;从中汲取现实生活灵感;接着,阐述问题以及提出对策。在材料9中,阐述了事件“梁祝故里停止争议,各城市合作申遗。”,以及其意义价值;同时介绍了“美术馆免费开放推出精品展出季”以及其意义。对于这道题,很明显将三个事件进行归纳在一起,三个分别的积极意义,问题,对策分别概括即可。最后书写的时候可以在每一段的概括之前加一个总括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