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袭警犯罪发生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5-09-23 23:36:14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面试热点《袭警犯罪,理应严办!》,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热点背景:

近日,公安部10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相关情况。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郭林主持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周加海,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高景峰,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长孙萍、赵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郭林介绍,人民警察是国家重要的执法司法力量,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肩负着捍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职责使命。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民警在依法履职过程中时常遭受违法犯罪分子的暴力侵害,甚至打击报复。袭警违法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民警的人身权益,更是对社会正常管理秩序的破坏,从根本上损害的是国家法律尊严和政权权威。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多次研究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和民警执法权威。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

为此,公安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反复修改,于2019年12月27日,以“两高一部”名义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并于印发之日起正式施行。

模拟题目:

2020年1月10日公安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相关情况,对司法实务中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适用进一步明确。其中细化暴力袭警的行为方式,增加需酌情再从重的情节,扩张了“执行职务”的范围等相关情况,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分析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

此次两高一部联合印发的《指导意见》,核心是为了准确地认定袭警违法犯罪行为,更好地刑事规制此类行为。

(1)该《指导意见》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有效的减少了以往在必要的指导意见存在缺失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认定某些情形是否属于暴力袭警时存在不同意见。

(2)体现了对暴力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原先《刑法》规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构成妨害公务罪并从重处罚。而《指导意见》新增了七种在原先从重处罚的基础上再酌情从重的情节,同时,《指导意见》规定出现实施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3)扩大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范围,也体现了保护人民警察合法权益的力度。

2、分析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的执法工作中,除”人民警察“参与其中外,还会有有辅警和协警的参与,那么在该《意见》没有明确说明的前提下,则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3、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

继续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民警执法行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确保《意见》落实到位,注重地方各级公检法机关对于《指导意见》的理解程度,加强对下指导,真正提升办案质量,严惩袭警违法犯罪。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资料分析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