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质变规律浅析(量变质变规律的内容及方法论意义)

发布时间:2025-09-18 12:46:24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事业单位考点—量变质变规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察重在理解和应用,本文一起带大家学习量变质变规律,它是辨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一、量、质、度的含义

1.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

2.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3.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二、量变与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量变与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三、方法论意义

1.重视量的积累。

2.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3.坚持适度原则。

常考名句

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③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④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考情提示

事业单位考试中对此知识点有两种考察形式:

1.记忆性考察一一质量互变的辨证关系

2.理解性考察——谚语俗语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

【考题巩固】

(单选)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说明:

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先从量变开始的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答案】A。解析: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幼苗;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这说明了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微小的事物积累到一定阶段,就能变成大的事物,重在说明量的积累作用。故本题选A。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资料分析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