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词阅读训练(阅读理解题干高频词汇)

发布时间:2025-08-25 09:27:09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中,考查主旨观点的题目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类题目往往字数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试过程中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同时也要快速的判断出文段的主旨观点。如何快速寻找主题词就显得非常的重要。通过主题词,我们可以排除一部分选项甚至可以直接锁定答案。那么主题词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寻找呢,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解读。

主题词是文段的核心、话题的中心、说明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文段中多次所讨论的话题或对象往往会成为主题词。

【例1】先秦时代,“文学”一词的概念是指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学术。到了汉代,随着文学(主要是辞赋和散文)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文学的认识逐渐发展,文学有与一般学术分离而独立的趋势。《史记》为文学家单独立传或合传,而没有把他们写进《儒林列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从先秦到汉代,“文学”一词的涵义扩大了

B.到了汉代,文学作品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

C.司马迁没有把文学家的事迹写入《儒林列传》

D.汉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辞赋和散文

【答案】B。

【中公解析】该段话的高频词是“文学”,讨论的是文学从先秦到汉朝呈现逐渐独立的趋势,而非涵义扩大,A错。司马迁的例子就证明文学在汉代开始独立出来,C项只是这种独立趋势的一个例证,D项不是文章要谈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

[1][2]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资料分析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