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2日电(实习生 王樱润)近日,一名内蒙古的网友通过“两会来了 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提建言,希望政府能多重视三支一扶再就业的问题。
他说:“我是2014年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志愿者,曾经服务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滨河街道办事处,服务期满后相关的人事部门和我签订关于辞退我们‘三支一扶’辞退合同就把我们推向了社会,造成我们很难再就业,现在大部分企业招聘的都是应届毕业生和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我们这些‘三支一扶’志愿者很难找到工作,而和我们不一样的刚毕业的大学生莫名其妙就已经转成当地事业单位人员,而相关政策是有空编的单位优先聘用‘三支一扶’等基层志愿者为事业单位人员,反而在这里到我们志愿者这里就没有编制了,其他人员一下就有编制了,希望王书记多重视一下我们基层服务的志愿者再就业问题。”
此外,还有网友关心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就业的问题,一名网友说:“我们村祖辈以来是靠天吃饭,土地贫瘠,没有多大的收入,但是村里的劳动力特别充足,找不到活干 ,所以人们闲来无事就是赌博,我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关于就业问题,也有网友这样说:“应加大就业力度,尤其是企业的用工荒,政府应监督或给予企业提高员工的薪资,留住技术人才,确保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另外多名网友都十分关心大学生村官如何就业的问题,希望书记能把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的安置工作提到日程上来。
还有网友留言咨询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待遇能否转正的问题。他说:“我在事业单位工作有10年了,兢兢业业,我们单位人员年龄结构偏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老同志不能胜任现代化办公,我们单位只有两个年轻人,每天忙的脚打后脑勺,业务能力考核评比我年年第一,可是待遇只有区区1500元,那些人拿着4000左右的工资,我们心里真的不平衡,我粗略的统计一下,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干的多,回报少,根本没体现出劳动法里所说的同工同酬,我认为作为政府补充职能的事业单位部门,首先应当把劳动法当中的同工同酬体现出来,希望主席能考虑一下。”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