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观点分析题怎么写(观点类申论)

发布时间:2025-09-07 20:55:53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重点题型一:观点评析

一、观点评析类题型分析

多年来,申论考试基本上采取这样的方式:提供比较直观的叙述性材料,要求考生概括问题、提出对 策、论述问题。而考查概括问题、提出对策和论述问题能力的各种题目多数也都要求考生秉持严肃的写作 风格,中规中矩。“作答要求”也基本上按照三道题来设计,分值为20 + 30 + 50。这样的组织方式虽然对考 生处理问题思路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却比较僵化,尤其是随着申论考试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传统的 形式已经不能够很好地区分考生能力的高低。因此,近年来的观点评析类题目从形式和风格上都对传统 的命题形式有所突破。而事实上,近年来的考试实践也证明了这种突破是成功的。

评析观点就是要考查考生对某一观点的看法或对某些观点的辨析。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作出正确 的决策,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广泛吸取各方面的意见,这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 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风气的推 广有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人了解民情,充分发扬民意,广泛集中民思,切实珍惜民力,有利于决策 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有利于促进公 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同时,参加民主决策的实践,也有利于提高公 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公民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公民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鉴于以上原因,近几年的申论考试中出现观点评析类题目显然是大势所趋。

从历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申论考试来看,观点评析题型可以算做是一种新题型,这种题型在2006 年之前的中央、国家申论考试中从未出现过。2006年国家申论考试的“作答要求2”可以看做是观点评析 题型的一个雏形,2006年的给定资料在末尾的部分给出了六位网友的观点。试卷的“作答要求2”如下:

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对与D部长 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数应在400字的篇幅内。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 答,否则扣分。

这里要求考生指出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的网友帖子并说明为什么,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对网友观点 作出评析。

此后的2007年申论考试没有出现观点评析类题目。2008年开始到2009年,观点评析类题目开始大量涌 现。2008年的国家申论考试,观点评析类题目出现了三道,其中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 的考生需要作答两道,而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需要作答一道,分值均为25分。

2009年的国家申论考试,观点评析类题目共有三道,分值也有所增加。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 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需要作答两道题,分值为40分。而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 生需要作答一道题,分值为20分。而提出对策类的题目比重相对减少,显示出了观点评析类题目逐渐受 到重视的趋势。

根据对历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申论考试中的观点评析类题目及重点省份公务员考试申论中此类 题目的研究,可将观点评析类题型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对材料中某一观点进行评论,二是对材料中若干观 点的比较辨析,三是对题干中与材料中的观点进行相符性辨析。

二、解题要求

1.全面看问题,重点要突出

哲学中关于矛盾主次方面的理论可以看做考生作答观点评析类题目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申论考试中所提供的观点多数也是如此。申论考试中要求考生进行评析的 观点多数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思维习惯,代表了相关群体的利益需求 和价值取向。其中,完全错误或者完全正确的比较少,多数都是正误参半,或者某一方面是主流,其他部分 值得商榷。这样的题目更能够考查考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考生作答时要防止出现偏颇或者绝对化。因 此,考生作答观点评析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特点,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观点中合理的 成分,又要看到观点中错误的、不恰当的成分。

同时考生还必须认识到:申论考试中要求考生进行评析的观点虽然多数都具有两面性,需要考生全面 把握,但这并不是说考生在作答的时候对两方面要平均用力。

综上所述,就是要求考生在写作的时候做到“全面看问题,重点要突出”。

我们通过以下两个例子具体进行体会。

⑴例一

【题目】2009年国家申论考试第3(1)题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口号也提出 质疑。请对此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1][2][3][4][5][6][7][8][9]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时事政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