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09-04 05:29:30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对于公共基础知识考察方面,法律知识所占的比重是不容小觑的。其中,民法这一部门法在所有法律知识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通过分析会发现,民法中考察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这个知识点基本每一年都会涉及到。

本篇主要通过几道例题来为大家解析这个知识点。

【例题】下列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 8岁小学生接受长辈赠与的手表

B. 甲乙签订买卖四只黑熊熊掌的合同

C. 丙丁之间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25年

D. 10岁小学生独自到商场购买了一台价值6000元的电脑

【答案】A。解析: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分为四种: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这四种具体的情形是不同的。A选项中,8岁的小学生,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是一个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接受赠与手表的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所以当选;B选项中,黑熊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买卖黑熊熊掌是违法的,所以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C选项中房屋租赁合同的期限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不得超过20年,所以约定租期25年是无效的;D选项中10岁的小学生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他购买6000元电脑的行为,是与其年龄、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例题】下列属于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的有:

A.9岁的甲购买了一部手机

B.乙与他人签订毒品买卖合同

C.教师丙与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

D.12岁的丁在学校门口的小商店买零食

【答案】CD。解析:要构成一个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要符合三个条件: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三者缺一不可。A选项9岁的甲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属限制性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手机的行为明显与年龄智力状况不相适应,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D选项12岁的丁同样属于限制性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其购买零食的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是相适应的,所以属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当选;C选项教师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的行为合法有效,当选;B选项签订毒品买卖合同,毒品的买卖显然内容是违法的,所以无效。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D。

【方法总结】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分为4种:概括来讲,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要符合3个条件(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主体不合格、意思表示虚假、内容不合法);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行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权代理的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时事政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