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铁路公安局公务员考试首批模拟题

发布时间:2025-08-28 05:21:09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以及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犯罪的,一律不适用死刑

B: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

C: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 . 某种农药是用浓度50%的药液加水配成,药液和水的重量比为1:900,若用浓度为60%的药液配制,则1350斤水中需要加入药液( )斤。

A:1

B:2

C:1

D:1

3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直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A: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B:社会主义本质论

C:发展是硬道理

D:“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4 . 一个人的死亡不仅会发生遗产继承法律关系,而且使其与配偶的夫妻关系归于消灭。因此人的死亡这一客观情况被称为(  )

A:行为

B:合法行为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的内容

5 . 冒险转移指在组织行为学和组织管理学中的集体冒险现象。下列不属于冒险转移的是()。

A:某小区一住户煤气罐发生火情,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妇竟冒着危险,将喷火的煤气罐从屋里拖到大院空旷地带,虽然双双被烫伤,但避免了殃及邻居

B:每年秋天,菲律宾西海岸都出现海面上黑压压地飞来一片南迁燕子的场面,但人们惊奇地发现,一旦到了海岸和海滩,许多燕子都会相继死去

C: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几个老板自发组织了一个60辆小车的救援队,从成都给重灾区运送物资,帮忙转移在危险地带的大学生

D:某公司领导在一些重大决策时往往采取集体决策方式,其实并不是想让大家讨论和决策,而是想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而已

6 . 对于如何维持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有很多不同观点,这使得父母有点儿________。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独断专行

B:不知所措

C:无所适从

D:顾此失彼

7 . 第3自然段中“这些”指代的是( )。

A: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品革新

B:市场具有刺激产品革新的作用,也对工程革新具有间接的刺激作用

C: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D:通过工程革新来实现的成本的降低

8 . 可是不大功夫,红光就( )了,涂上的色料渐渐( )出它的本色,红是红,绿是绿的。 填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没,显

B:退,露

C:掉,变

D:退,显

9 . 真正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能够局限的,一定可以超越他所在的那个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生存环境,超越时空,焕发出( )的永恒的价值。

A:历久弥新

B:日新月异

C:亘古不变

D:与日俱增

10 . 相对于基因,人为的构件(artifacts)对人类的演化有着更强有力的干预。无论从火的有控制的利用到马镫乃至超级计算机等的发明,从粗糙的器皿到艺文的种种创作,从起初的原始崇拜到“涅槃”境界的认同,从果腹之物的采集狩猎到对宇宙命运的探索……文化构件改变了人的行为和思维,甚至改变了人类基因延续的“自然轨迹”。 下列符合文意的是( )。

A:人类基因的“自然轨迹”

B:人类演化的过程

C:人为构件对人类演化的影响

D:人类基因与人为构件的关系

答案及解析

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以及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犯罪的,一律不适用死刑

B: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

C: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答案】C。解析:《刑法》第49条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A项错误。第78条规定,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B项错误。第17条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项正确。第18条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D项错误。

2 . 某种农药是用浓度50%的药液加水配成,药液和水的重量比为1:900,若用浓度为60%的药液配制,则1350斤水中需要加入药液( )斤。

A:1

B:2

C:1

D:1

答案:D

3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直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A: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B:社会主义本质论

C:发展是硬道理

D:“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答案:D。ABC项背后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武器是“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深化和具体化。

4 . 一个人的死亡不仅会发生遗产继承法律关系,而且使其与配偶的夫妻关系归于消灭。因此人的死亡这一客观情况被称为(  )

A:行为

B:合法行为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的内容

答案:C[解析]考查基本法律概念。法律事实: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即为法律事实。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 . 冒险转移指在组织行为学和组织管理学中的集体冒险现象。下列不属于冒险转移的是()。

A:某小区一住户煤气罐发生火情,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妇竟冒着危险,将喷火的煤气罐从屋里拖到大院空旷地带,虽然双双被烫伤,但避免了殃及邻居

B:每年秋天,菲律宾西海岸都出现海面上黑压压地飞来一片南迁燕子的场面,但人们惊奇地发现,一旦到了海岸和海滩,许多燕子都会相继死去

C: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有几个老板自发组织了一个60辆小车的救援队,从成都给重灾区运送物资,帮忙转移在危险地带的大学生

D:某公司领导在一些重大决策时往往采取集体决策方式,其实并不是想让大家讨论和决策,而是想让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拥护而已

答案:A。冒险转移的特点之一是集体冒险。A项中老夫妇转移喷火煤气罐不是集体冒险行为。 

6 . 对于如何维持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有很多不同观点,这使得父母有点儿________。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独断专行

B:不知所措

C:无所适从

D:顾此失彼

答案:C。题目详解:文段强调面对关于如何维持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的众多观点,父母们不知道该听从哪一个好;“无所适从”意为不知听从哪一个好,填入文段符合语境。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7 . 第3自然段中“这些”指代的是( )。

A: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品革新

B:市场具有刺激产品革新的作用,也对工程革新具有间接的刺激作用

C: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D:通过工程革新来实现的成本的降低

答案:C。题目详解:这道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对象,根据“临近原则”可知代词指代的主体必然出现在代词的前后句,根据文意可知“这些”指代的必然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因此第1题答案为C项。

8 . 可是不大功夫,红光就( )了,涂上的色料渐渐( )出它的本色,红是红,绿是绿的。 填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没,显

B:退,露

C:掉,变

D:退,显

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区别词义的侧重点。没:不领有,不具有,不存在。显:露在外面容易看出来。退:脱落露:显出;冒出。掉:落下变: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根据词义的侧重点,涂上的色料显出它的本色,本题选D。

9 . 真正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能够局限的,一定可以超越他所在的那个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生存环境,超越时空,焕发出( )的永恒的价值。

A:历久弥新

B:日新月异

C:亘古不变

D:与日俱增

答案:A。题目详解: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比新的还要好,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日新月异指的是发展变化快,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亘古不变指的是经历了很久都没有变化。与日俱增是指随着时耐埔贫欢显龀ぃ稳莶欢显龀ぃ龀さ暮芸臁N亩斡锞乘挡痪窒抻谀掣鍪贝绞笨眨珹更符合语境。

10 . 相对于基因,人为的构件(artifacts)对人类的演化有着更强有力的干预。无论从火的有控制的利用到马镫乃至超级计算机等的发明,从粗糙的器皿到艺文的种种创作,从起初的原始崇拜到“涅槃”境界的认同,从果腹之物的采集狩猎到对宇宙命运的探索……文化构件改变了人的行为和思维,甚至改变了人类基因延续的“自然轨迹”。 下列符合文意的是( )。

A:人类基因的“自然轨迹”

B:人类演化的过程

C:人为构件对人类演化的影响

D:人类基因与人为构件的关系

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观点态度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通过寻找中心句或关键词,根据文段首句意在说明人为构件对人类演化的影响。其余三项均为概括不当。所以,本题答案为C选项。

[1] [2]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公务员新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