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65年。科学家研究表明,氯、溴排放的下降速度没有预期的那样快。今年9月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英里大小,相当于整个北美洲。北极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小于南极,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40年。南极冬季的严寒导致氯转化成另外的形式,对臭氧层的破坏更大,而北极的冬季则比较温暖。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A:南极臭氧层比北极臭氧层的恢复更慢
B:氯、溴排放的下降速度慢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C:今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更大
D:季节气候变化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2 . 一个各位不相同的8位数密码,任意相邻两个数字之和为质数,则最大的8位数各位数字之和为多少?
A:44
B:43
C:42
D:40
3 . 他急匆匆地赶到图书馆去()有关笔迹鉴定的材料。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查询
B:查阅
C:翻阅
D:阅读
4 . 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A: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5 . 从2006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秦朝的按亩纳税
D:西汉的编户齐民
6 .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权利的情况是()。
A: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
B:现役军人
C:有特殊贡献
D:见义勇为
7 . 甲承租乙的房间,为了使用方便,乙将房屋产权证书交给了甲保管。甲未经乙的同意,与丙订立买卖合同,并告知了丙租赁房屋的事实,现丙向甲支付了约定的房款,房款与市场价、格大体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基于善意取得而享有房屋的所有权
B:甲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
C:乙可以要求丙返还房屋
D:乙可以解除与甲的租赁合同
8 . 抗生素是指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但是,滥用抗生素会造成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公众对抗生素的治疗作用有一定了解,但对其毒副作用了解比较少。大部分公众相信自己使用抗生素不会发生危险,并对抗生素产生依赖性。上述文闹饕得髁耍?)。
A:大部分公众感冒后会选择使用抗生素
B:公众对抗生素仍知之甚少,依赖性强
C:抗生素能有效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D:滥用抗生素会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9 . 中国老百姓无论怎样穷,怎样苦,也往往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上学念书。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才可能拥有未来。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毫无疑问,教育只应该是公益事业,是烧钱的事业。 这句话中“烧钱的事业”可以理解为( )。
A:教育是一项非常费钱的事业
B:对教育应该投资而不应从中谋利
C:对教育的投资可能无法收回成本
D:国家应该增加教育投资力度
10 . 与时俱进的实质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创新
答案及解析
1 . 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65年。科学家研究表明,氯、溴排放的下降速度没有预期的那样快。今年9月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英里大小,相当于整个北美洲。北极臭氧层的破坏程度小于南极,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40年。南极冬季的严寒导致氯转化成另外的形式,对臭氧层的破坏更大,而北极的冬季则比较温暖。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A:南极臭氧层比北极臭氧层的恢复更慢
B:氯、溴排放的下降速度慢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C:今年南极臭氧层空洞更大
D:季节气候变化影响臭氧层的恢复
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文段指出“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65年”,而“北极臭氧层的恢复可能要到2040年”,同时又说明了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A项明确地表达了材料的主旨。B、D项的说法虽然也正确,但不能概括文段主要意思,属于概括不全。所以,本题答案为A选项。
2 . 一个各位不相同的8位数密码,任意相邻两个数字之和为质数,则最大的8位数各位数字之和为多少?
A:44
B:43
C:42
D:40
答案:最高位数字最大是9,要使9与其相邻的数字之和为质数,次高位可选8、4、2;要使这个8位数尽可能大,只能选B。同理,可确定剩下的各位数字。为98567432,各位数字之和为44,选A。
3 . 他急匆匆地赶到图书馆去()有关笔迹鉴定的材料。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查询
B:查阅
C:翻阅
D:阅读
答案:【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查询”意为调查询问,不能与“材料”搭配;“查阅”意即把材料找出来阅读,有查找的意思;“翻阅”则是带有随意性,不符合“急匆匆寻找资料”的目的性;D项“阅读”指的是读取已有的资料,不符合语境要求,排除。故选B
4 . 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
A: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他们的意志是否坚强
C:他们的愿望是否善良
D:他们的行动是否果断
答案:历史人物的成功或失败,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5 . 从2006年元旦起我国政府正式取消了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我国农业税的征收始于: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秦朝的按亩纳税
D:西汉的编户齐民
答案:【答案】A。
6 .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权利的情况是()。
A: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
B:现役军人
C:有特殊贡献
D:见义勇为
答案:A。解析: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由此可见,本题正确答案为A。
7 . 甲承租乙的房间,为了使用方便,乙将房屋产权证书交给了甲保管。甲未经乙的同意,与丙订立买卖合同,并告知了丙租赁房屋的事实,现丙向甲支付了约定的房款,房款与市场价、格大体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基于善意取得而享有房屋的所有权
B:甲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
C:乙可以要求丙返还房屋
D:乙可以解除与甲的租赁合同
答案:A。解析: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在本题中,甲为无权处分人,但是丙是明知道甲的房屋是租来的而购买,这就不能构成善意取得。所以,甲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乙可以要求丙返还房屋并有权解除与甲的租赁合同。
8 . 抗生素是指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但是,滥用抗生素会造成致病菌的耐药性,因此要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公众对抗生素的治疗作用有一定了解,但对其毒副作用了解比较少。大部分公众相信自己使用抗生素不会发生危险,并对抗生素产生依赖性。上述文闹饕得髁耍?)。
A:大部分公众感冒后会选择使用抗生素
B:公众对抗生素仍知之甚少,依赖性强
C:抗生素能有效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D:滥用抗生素会降低抗生素的疗效
答案:【答案】B。题目详解:由提问可知为表面主旨题。A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中没有涉及到感冒病状,首先排除;C项和D项仅就文段第一句包含的两个分句进行了描述,过于片面,可排除;根据第二句中转折词“但”可知,后面为文段的重点,B表述与之一致。故正确答案为B。
9 . 中国老百姓无论怎样穷,怎样苦,也往往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上学念书。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才可能拥有未来。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毫无疑问,教育只应该是公益事业,是烧钱的事业。 这句话中“烧钱的事业”可以理解为( )。
A:教育是一项非常费钱的事业
B:对教育应该投资而不应从中谋利
C:对教育的投资可能无法收回成本
D:国家应该增加教育投资力度
答案:B。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要求结合具体语境对“烧钱的事业”加以理解。阅读文段时会发现“是……是……”两句表示的是并列关系,因此要想准确理解“烧钱的事业”的具体含义,就应该明确与之对应的媸乱怠钡奶氐悖搿吧涨氖乱怠奔椿ノ觥⒒ノ钩涞耐逑罟叵怠6鳥项强调“投资而不谋利”恰好为“公益事业”的特点,因此B项可以解释“烧钱的事业”的含义,为正确答案。而A项强调“费钱”与“公益事业”的特点不吻合,C项强调“无法收回成本”,也与“公益事业娴奶氐悴环蛭肮媸乱怠备久幌胧栈爻杀尽项是一种呼吁的声音,是国家政策,强调增加教育投资力度,与“公益事业”无关。所以,本题答案为B选项。
10 . 与时俱进的实质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创新
答案:D[解析]与时俱进必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实质是创新,在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前进。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