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在通常的招聘程序都有笔试和面试两道程序。一些笔试成绩名次在前的应聘者在面试中被淘汰了,有人据此推断,面试过程中一定存在着很多猫腻。在人们否定上述推论时列出下列理由,哪项实际上并不构成对上述推论的质疑?()
A:一个职位有多人竞聘,但只有笔试成绩列前1一3名者才能参加面试,他们的笔试成绩通常仅1-2分之差
B:如果笔试成绩名次靠前的应聘者在面试中都不会被淘汰,那么面试程序就没有任何意义
C:按现在的面试程序,考生不可能在面试前知道将会给自己评分的考官是哪些人
D:据统计,在最后被聘用的人中,笔试成绩排第一的应聘者占一半以上
2 .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 )的行政管理体制。
A:行为协调、运转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C:精简统一、结构优化、职能合理、廉洁高效
D: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合理、廉洁高效
3 . 第一次参加数学竞赛他便________了极好的成绩,________了第一名,________了大家的尊敬。( )
A:取得,夺得,赢得
B:夺得,取得,获取
C:赢得,取得,夺得
D:夺取,获得,赢得
4 . “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情况如下表: 项目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消费支出100.0100.0100.0100.0100.0 其中食品38.237.737.137.736.7 这说明,“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
A: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B: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C:食品支出越来越多
D: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5 . 以下各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帖》在书法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李隆基被后世称作“梨园祖师”
C:《永乐大典》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
D:按古代科举制度,三甲发榜时,第一甲被赐予“进士及第”的称号
6 . 电视剧《士兵突击》播出后,许三多这个形象在国内受到众多观众的欢迎,有评论指出他就是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普遍具有的缺点和魅力的完美结合体。26岁的杭州大学生徐博是典型的三多迷,他说:“不光是我看,我的祖父,父亲和我的同学,我们都喜欢看许三多。我都看了三遍,每次看蘖擞挚蕖!? 许三多这个形象之所以受欢迎,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绝大多数的中国的观众都看过《士兵突击》
B:喜欢许三多的观众都是大学生
C:电视剧在中国有很大市场
D:许三多具有的很多特质打动了观众
7 . 随着距离车站越来越远,火车的隆隆声慢慢________了,四周一片寂静。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消逝
B:消释
C:消失
D:销蚀
8 . 我走进牧场,看到漫步其中的牦牛从身边从容经过,那__________的眼神,好像早已熟悉了陌生人的__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司空见惯、访问
B:熟视无睹、到访
C:习以为常、来访
D:漫不经心、造访
9 . 文化认同作为小到一个群体、大到一个民族向心力的有机“粘合剂”,是凝聚这个群体和民族伟大精神力量的( )。文化认同如果缺失,社会语境便趋于焦虑,人们的价值取向便会( )。因为,文化认同,相对于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具有更深远的( )。
A:根基迷失内涵
B:基础失落后盾
C:基础丧失意义
D:根本丢失价值
10 . ( )不分青红皂白,( )是和亲( )一律加以反对,( )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所以,就,可是
B:由于,因此,那,然而
C:倘若,倘若,就,那么
D:如果,只要,就,那么
答案及解析
1 . 现在通常的招聘程序都有笔试和面试两道程序。一些笔试成绩名次在前的应聘者在面试中被淘汰了,有人据此推断,面试过程中一定存在着很多猫腻。在人们否定上述推论时列出下列理由,哪项实际上并不构成对上述推论的质疑?()
A:一个职位有多人竞聘,但只有笔试成绩列前1一3名者才能参加面试,他们的笔试成绩通常仅1-2分之差
B:如果笔试成绩名次靠前的应聘者在面试中都不会被淘汰,那么面试程序就没有任何意义
C:按现在的面试程序,考生不可能在面试前知道将会给自己评分的考官是哪些人
D:据统计,在最后被聘用的人中,笔试成绩排第一的应聘者占一半以上
答案:A【解析】题干要求选择对推论不构成质疑的选项,即所述理由可以证明面试过程中存在猫腻或者理由与面试过程存在猫腻与否无关。BCD项理由都可以证明面试过程中不存在猫腻,是对题干结论“面试过程中一定存在着很多猫腻”的质疑,只有A项对题干结论不构成质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 .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 )的行政管理体制。
A:行为协调、运转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C:精简统一、结构优化、职能合理、廉洁高效
D: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合理、廉洁高效
答案:B。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3 . 第一次参加数学竞赛他便________了极好的成绩,________了第一名,________了大家的尊敬。( )
A:取得,夺得,赢得
B:夺得,取得,获取
C:赢得,取得,夺得
D:夺取,获得,赢得
答案:A。题目详解:取得成绩,夺取名次,赢得尊敬为固定搭配。因此选A。
4 . “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情况如下表: 项目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消费支出100.0100.0100.0100.0100.0 其中食品38.237.737.137.736.7 这说明,“十五”时期,我国城镇居民()。
A:食品支出越来越少
B: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C:食品支出越来越多
D: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答案:D
5 . 以下各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帖》在书法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李隆基被后世称作“梨园祖师”
C:《永乐大典》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
D:按古代科举制度,三甲发榜时,第一甲被赐予“进士及第”的称号
答案:【答案】A。解析: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
6 . 电视剧《士兵突击》播出后,许三多这个形象在国内受到众多观众的欢迎,有评论指出他就是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普遍具有的缺点和魅力的完美结合体。26岁的杭州大学生徐博是典型的三多迷,他说:“不光是我看,我的祖父,父亲和我的同学,我们都喜欢看许三多。我都看了三遍,每次看蘖擞挚蕖!? 许三多这个形象之所以受欢迎,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绝大多数的中国的观众都看过《士兵突击》
B:喜欢许三多的观众都是大学生
C:电视剧在中国有很大市场
D:许三多具有的很多特质打动了观众
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暂无>
7 . 随着距离车站越来越远,火车的隆隆声慢慢________了,四周一片寂静。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消逝
B:消释
C:消失
D:销蚀
答案:A。题目详解:句意是火车开远了,声音也逐渐变小,到最后完全听不见。“消释”指消溶,融化。不能用来形容声音,所以排除B。“销蚀”指耗损剥蚀,用在这里不恰当,所以排除D。“消逝”指消失,逝去。“消失”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事物不复存在。“消逝”与“消失”相比,较拧卑跋А保币部梢灾甘挛锝ソゼ跎僦撩挥校咸飧芍械挠锞常匝。
8 . 我走进牧场,看到漫步其中的牦牛从身边从容经过,那__________的眼神,好像早已熟悉了陌生人的____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司空见惯、访问
B:熟视无睹、到访
C:习以为常、来访
D:漫不经心、造访
答案:“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修饰对象一般为物或人,不修饰“眼神”,由此排除A、C。“到访,是来访的意思;”造访“意为到别人家去拜访。句意为牦牛熟悉了陌生人的来访,而非去陌生人家拜访,排除D。本题答案为B。
9 . 文化认同作为小到一个群体、大到一个民族向心力的有机“粘合剂”,是凝聚这个群体和民族伟大精神力量的( )。文化认同如果缺失,社会语境便趋于焦虑,人们的价值取向便会( )。因为,文化认同,相对于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具有更深远的( )。
A:根基迷失内涵
B:基础失落后盾
C:基础丧失意义
D:根本丢失价值
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关键在于第二空,缺乏文化认同会对价值取向产生影响,用“迷失”最为恰当。“丧失”语意过重。原文:丁琪:元宵佳节正成为文化认同的促进力文化认同作为小到一个群体、大到一个民族向心力的有机“粘合剂”,是凝聚这个群体和民族伟大精神力量的根基。文化认巳绻笔В缁嵊锞潮闱饔诮孤牵嗣堑募壑等∠虮慊崦允АR蛭幕贤喽杂谡稳贤蜕缁崛贤哂懈钤兜哪诤?/p>
10 . ( )不分青红皂白,( )是和亲( )一律加以反对,( )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所以,就,可是
B:由于,因此,那,然而
C:倘若,倘若,就,那么
D:如果,只要,就,那么
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虚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各种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根据最后一句的问号可知前面的表述必然是一种假设条件,A项的“因为”,表示因果关系,B项的“由于”也表示因果关系,均予以排除。C项中两个“倘若”表示的是并列关系,而原文中的两句的意思并非并列关系,所以排除C项。D项首先由“如果”引出假设条件句,接着由“只要……就……”,引出充分条件句,最后由“那么”一词引出结果,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