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家庭和学校教育将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才能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
B:想培养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首先将教育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
C: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应将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
D: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教育首先应将培养孩子自主的精神放在首位
2 . “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3 . 在公文特定用语中,“据此、为此、现函复如下”等属于( )
A:引叙用语
B:过渡用语
C:开端用语
D:经办用语
4 . 中国资源价格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反映了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环境破坏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资源税也很低,更重要的是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致使资源价格偏低;二是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的是:( )
A:中国资源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B:中国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C:中国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D:中国资源价格存在着盲目定价和比价关系不合理的问题
5 . 读书时对感兴趣的东西深钻细研,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些东西。但不感兴趣的东西,有的也可能恰恰是我们所____的。这不仅因为兴趣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因为在特定领域浸染日久,往往会_____这种兴趣,形成越不感兴趣越排斥的恶性循环,导致短板更短。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需要,泛化
B:忽视,僵化
C:欠缺,固化
D:提倡,弱化
6 . 与时俱进的实质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创新
7 . 将“幸福”传感器放在人体表面或植入人体。通过各项指标可测出人们每一刻的幸福指数。没有一个“幸福”传感器会是完美无缺的,而且也不需要,温度计被发明出来时也很不精确,但随着时间推移,温度计的设计日渐精致,现已是不可或缺的日用品,科学家们相信,“幸福”传感器也裱嗨平蹋淙凰窃谄拦廊嗣切睦碜刺弊芑嵊幸欢ǔ潭鹊牟蝗范ㄐ裕纱┐鞔衅魅幢群饬啃腋5拇彻ぞ呃吹酶偷鳎右子谩U舛挝淖忠庠谇康鳎?)
A:任何“幸福”传感器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B:“幸福”传感器会向着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C:“幸福”传感器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D:人类并不需要完美无缺的“幸福”传感器
8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真理
B:反映
C:创造
D:社会实践
9 . 在人类的行为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会起作用。激发行为的外在动机可能会降低行为的内在动机。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辩护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过度辩护效应?()
A:小何与妻子是包办婚姻,他总认为妻子对他的嘘寒问暖是尽妻子的义务,直到妻子离开后,他才发觉其实这是妻子爱的表现
B:小红很喜欢画画,每星期都要画一幅,妈妈为了鼓励她,经常奖励她玩具,久而久之,当妈妈不买玩具给小红时,她便不再画画了
C:超市为了促销每周都有一个特价日,小丽在这天去购物时看到大家纷纷抢购,也买了一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D:作为一名新员工,小王为了尽快融入集体,每天很早到办公室帮助大家收拾打扫,大家也尽量在工作上对其予以指导,小王熟悉工作后便停止了打扫
10 . 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某农民代表在讨论中对温家宝总理表示,“作为人民代表,要把农民的烦恼事讲给总理听。但我讲出来只是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温家宝立即纠正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 对总理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利的直接行使者,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
B:人大代表是全体公民的代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人大代表是全体公民的直接代表,具有决定权和任免权
D: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而人大代表不必接受政府的监督
答案及解析
1 . 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家庭和学校教育将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才能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
B:想培养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首先将教育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
C: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应将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
D:若想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家庭和学校教育首先应将培养孩子自主的精神放在首位
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A项中的条件表述错误,本意是说“放在首位”是“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的条件,但这里却将“家庭和学校教育”做为了主语,可改为:“只有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将孩子的自主精神放在首位,才能让孩子长成有用之材”;B项缺少谓语动词,在“首先”或“将”的蚊婕印坝Ω谩被颉耙保籇项 “首先”和“首位”词义重复。因此,正确答案选择C项
2 . “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答案:B。解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这正反映了量变达到一定得程度必然发生质变的规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 . 在公文特定用语中,“据此、为此、现函复如下”等属于( )
A:引叙用语
B:过渡用语
C:开端用语
D:经办用语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特定用语中的过渡用语。过渡用语是在公文的段落之间使用,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的,题干中的“据此、为此、现函复如下”等属于过渡用语;引叙用语是在引叙来文时使用的,如“现接、近接、前接”等;开端用语是用于表示行文的目的、依据和原因的,如“为、由于、依据”等;经办用语是用于表示工作办理的时间及过程的,如“业经、已经、兹经”等。
4 . 中国资源价格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只反映了资源开发成本,没有全面覆盖环境破坏成本和安全生产成本,资源税也很低,更重要的是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致使资源价格偏低;二是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的是:( )
A:中国资源价格没有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B:中国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
C:中国资源价格基本上是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D:中国资源价格存在着盲目定价和比价关系不合理的问题
答案:D。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A、B、C都是属于概括不全,都只是对文段中两个方面的其中一方进行片面阐释。D选项中“盲目定价”对应文段中的第一点“没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比价关系不骼怼倍杂ξ亩沃械牡诙恪K裕咎庋≡馜答案。
5 . 读书时对感兴趣的东西深钻细研,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些东西。但不感兴趣的东西,有的也可能恰恰是我们所____的。这不仅因为兴趣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因为在特定领域浸染日久,往往会_____这种兴趣,形成越不感兴趣越排斥的恶性循环,导致短板更短。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需要,泛化
B:忽视,僵化
C:欠缺,固化
D:提倡,弱化
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根据第一空可首先排除D项。从该空前后的句子可知,这里意在说明在特定领域浸染时间太长,就会越来越强化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弱化。“泛化”强调指范围的扩大,这一词意与文段语意不符。排除A项。再看第一空的B,C两项。“不感兴趣”即有“忽视”之意比绻睢昂鍪印痹蚧嵊镆庵馗矗也荒苷繁泶镂囊狻=岷衔亩蔚谝痪浠埃谝豢账诘挠锞涫且得鞑桓行巳さ亩饔行┦焙蚨晕颐且埠苤匾俏颐撬枰模捎诓桓行巳ぃ炊俏颐撬笔У摹9时咎庹费∠钗狢。
6 . 与时俱进的实质是(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创新
答案:D[解析]与时俱进必须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实质是创新,在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前进。故选D。
7 . 将“幸福”传感器放在人体表面或植入人体。通过各项指标可测出人们每一刻的幸福指数。没有一个“幸福”传感器会是完美无缺的,而且也不需要,温度计被发明出来时也很不精确,但随着时间推移,温度计的设计日渐精致,现已是不可或缺的日用品,科学家们相信,“幸福”传感器也裱嗨平蹋淙凰窃谄拦廊嗣切睦碜刺弊芑嵊幸欢ǔ潭鹊牟蝗范ㄐ裕纱┐鞔衅魅幢群饬啃腋5拇彻ぞ呃吹酶偷鳎右子谩U舛挝淖忠庠谇康鳎?)
A:任何“幸福”传感器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B:“幸福”传感器会向着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C:“幸福”传感器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D:人类并不需要完美无缺的“幸福”传感器
答案:C。题目详解:属于意图判断题,首先要找到文段的重点,文段开始讲述的是幸福传感器的作用,后面通过转折关联词 “但”引出了文段的重点,即主体是围绕“幸福传感器”来说的,又强调不可或缺,所以正确答案是C。
8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
A:真理
B:反映
C:创造
D:社会实践
答案:感性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样,理性认识必须应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改造世界,所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故选D。
9 . 在人类的行为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会起作用。激发行为的外在动机可能会降低行为的内在动机。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这种现象被称为过度辩护效应。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一选项体现了过度辩护效应?()
A:小何与妻子是包办婚姻,他总认为妻子对他的嘘寒问暖是尽妻子的义务,直到妻子离开后,他才发觉其实这是妻子爱的表现
B:小红很喜欢画画,每星期都要画一幅,妈妈为了鼓励她,经常奖励她玩具,久而久之,当妈妈不买玩具给小红时,她便不再画画了
C:超市为了促销每周都有一个特价日,小丽在这天去购物时看到大家纷纷抢购,也买了一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
D:作为一名新员工,小王为了尽快融入集体,每天很早到办公室帮助大家收拾打扫,大家也尽量在工作上对其予以指导,小王熟悉工作后便停止了打扫
答案:定义的关键是“很强的外在动机可能会降低行为的内在动机”。A项,小何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而非自己的行为,故不符合定义。C项,小丽购买商品的行为的确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但因为这些东西她“并不需要”,因此不存在内在动机,与定义无关。D项,小王对自己的行为具有很明确的认识——为了尽快融入集体,并不存在低估动机的情况,排除。B项,小红原本画画是因为内在动机——自身喜欢,后来由于妈妈的物质奖励这一外在动机的影响,她逐渐认为自己画画是为了获得奖励,内在动机降低,符合定义。故本题答案为B。
10 . 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某农民代表在讨论中对温家宝总理表示,“作为人民代表,要把农民的烦恼事讲给总理听。但我讲出来只是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温家宝立即纠正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 对总理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利的直接行使者,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
B:人大代表是全体公民的代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人大代表是全体公民的直接代表,具有决定权和任免权
D: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而人大代表不必接受政府的监督
答案:A。题目详解:从温总理的话入手,“你是人大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即“你”是人大代表,而“我”是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就是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所做的工作就是政府工作,所以这里“你”代表的就是人大,“我”代表的就是政府工作,从温总理的话可以看出政府与人大的关系就癆项所言“政府工作要受到人大的监督”。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