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国有企业
C:社会团体
D:地方政府
2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关系是( )。
A:搞好宏观调控,微观自然搞活
B:完全对立,不可兼得
C:相辅相成,互相统一
D:微观搞活等于搞好了宏观调控
3 . 要普遍推广政务公告栏、“明白卡”等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媒体进行政务公开,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进政府上网工程,达到信息透明、服务便捷和有利监督的目的。 这段文字谈的是政务公开的( )。
A:手段
B:步骤
C:时机
D:必要性
4 . 下列全是唐宋时期的一组作品是()。
A:《过秦论》、《捕蛇者说》、《劝学》、《兵车行》
B:《师说》、《论语》、《六国论》、《鸿门宴》
C:《捕蛇者说》、《六国论》、《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
D:《邹忌讽齐王纳谏》、《肴之战》、《过秦论》、《蜀道难》
5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6 . 根据本文,人们通常把“好读书,不求甚解”理解为( )
A:不能够就所读书籍提出自己的见解
B:读书应该广泛涉猎从而扩大知识面
C:应多读书但无需完全理解书籍内容
D: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不会向他人请教
7 . 我国地形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B:盆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C: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D:高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8 .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是()。?
A: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B: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C: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D: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9 . 信用的实质是证明资金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
A:法律合同
B:经济合同
C:金融契约
D:书面凭证
10 . 有人说,民主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重要的是旋转的过程,离开了这个过程,民主的陀螺就会倒下。就民主决策而言,正确的决策结果自然会给人们带来希望和信心,而决策的过程,对人们凝聚信心的影响更大。 这段文字中的比喻意在强调( )。
A:民主决策过程对民主的重要性
B:只有通过民主决策,才能凝聚信心
C:决策过程中的民主,是广泛的社会参与
D:有效的参与过程,便是凝聚信心的过程
答案及解析
1 . 我国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是( )
A:国家机关
B:国有企业
C:社会团体
D:地方政府
答案:A[解析]我国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是国家机关。
2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关系是( )。
A:搞好宏观调控,微观自然搞活
B:完全对立,不可兼得
C:相辅相成,互相统一
D:微观搞活等于搞好了宏观调控
答案:C。解析:宏观调控可以为微观经济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微观经济的运行决定着宏观调控的成本和难度,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统一的。ABD片面强调某一方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联系的理论。
3 . 要普遍推广政务公告栏、“明白卡”等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媒体进行政务公开,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进政府上网工程,达到信息透明、服务便捷和有利监督的目的。 这段文字谈的是政务公开的( )。
A:手段
B:步骤
C:时机
D:必要性
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通过阅读文段可知,题干所谈的都是关于政务公开的一些方法,即手段。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4 . 下列全是唐宋时期的一组作品是()。
A:《过秦论》、《捕蛇者说》、《劝学》、《兵车行》
B:《师说》、《论语》、《六国论》、《鸿门宴》
C:《捕蛇者说》、《六国论》、《念奴娇·赤壁怀古》、《琵琶行》
D:《邹忌讽齐王纳谏》、《肴之战》、《过秦论》、《蜀道难》
答案:【答案】C。解析:《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捕蛇者说》的作者是柳宗元,我国唐朝着名的文学家;《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作者苟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兵车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故A项错误。《师说》是韩愈的名作,作于唐贞元十八牛弧堵塾铩肥侨寮已傻木渥抛髦唬煽鬃拥牡茏蛹捌湓俅茏颖嘧桑弧读邸肥撬珍畚牡拇碜髌罚珍潜彼挝难Ъ遥弧逗杳叛纭烦鲎浴妒芳恰は钣鸨炯汀罚髡呶骱旱乃韭砬ā9蔅项错误。《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唐朝自居易;《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苏轼所作。故C项正确。《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我国着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为西汉刘向集百家作品而编辑整理;《蜀道难》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名篇;《肴之战》原文出自《左传》,作者是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故D项错误。
5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6 . 根据本文,人们通常把“好读书,不求甚解”理解为( )
A:不能够就所读书籍提出自己的见解
B:读书应该广泛涉猎从而扩大知识面
C:应多读书但无需完全理解书籍内容
D: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不会向他人请教
答案:C。题目详解:由文章第一句“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可知,人们通常认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个坏习惯,由此排除B项。“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显然是针对读书的,D项扩大了范围,故理解错误,排除。“不求甚解”指的是对书的内容的理解,不是对衅兰郏珹项理解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7 . 我国地形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B:盆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C: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D:高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答案:A
8 .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是()。?
A: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B: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C: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D: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答案:D。?
9 . 信用的实质是证明资金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
A:法律合同
B:经济合同
C:金融契约
D:书面凭证
答案:D
10 . 有人说,民主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重要的是旋转的过程,离开了这个过程,民主的陀螺就会倒下。就民主决策而言,正确的决策结果自然会给人们带来希望和信心,而决策的过程,对人们凝聚信心的影响更大。 这段文字中的比喻意在强调( )。
A:民主决策过程对民主的重要性
B:只有通过民主决策,才能凝聚信心
C:决策过程中的民主,是广泛的社会参与
D:有效的参与过程,便是凝聚信心的过程
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属于寓意启示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B、D项都是过于绝对,B项中的“只有……才能”和D项中的“便是”,多是过于绝对。C项是无中生有,文段中未提到“决策过程中的民主,是广泛的社会参与”。本文段说的是民主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实现民主的过程更重要。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