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201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折算汇总表三模拟题

发布时间:2025-09-11 07:55:33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1 . “尽管近两年中国每年有500万人口脱盲,但扫除文盲的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的成人非文盲率在亚洲排名非常靠后,且脱盲速度也比周边国家慢。” 概括起来,这段话的意思是( )。

A:中国每年有500万人口脱盲

B:中国扫盲成绩不理想

C:中国扫盲成绩比不上亚洲国家

D:扫盲速度太慢

2 .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A:13497

B:13862

C:14227

D:14592

3 . 环境权: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下列不属于环境权的是:

A:某公司将在一住宅区附近建一幢35层高楼大厦,一些居民家可能会因此终年不见阳光,有几户居民把该公司告到人民法院,要求该公司归还他们的阳光照射权

B:有一户居民在公用楼道口搭建了一个小棚,使整个楼道的通风受到了严重影响,于是同楼道多户居民一起把该户告到人民法院,要求该户拆除小棚,恢复良好的通风条件

C:老申新建了一个服饰广告牌,刚安装了不久,就被邻居告到法院,说老申的广告牌越过了阳台,遮挡了他家的视线,要求申家移一移广告牌,恢复其视线权

D:小徐在某超市买了一盒饼干,回家后发现饼干里有一只苍蝇,小徐将该超市告上法院,要求该超市恢复其卫生权

4 . 诚然,我们的民族经历了难以计数的__________,可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气神和自信力从来都没有__________过,它犹如一座巍峨壮丽永不倒的万里长城,屹立在中华儿女的心里,并__________不绝,纵然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内外交困、熄灭、横亘

B:走投无路、消灭、耸立

C:山穷水尽、绝灭、伸展

D:内忧外患、泯灭、绵延

5 . 计划和市场是( )。

A: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C: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D: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6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因为他的成绩特别好,于是大家一听到要选三好生就首先想到了他

B: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时,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的工作

C:重视教育,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屹立世界的大问题

D: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7 .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总和,称为一国的( )。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民生产净值(NNP)

C:国内生产净值(NDP)

D:国民生产总值(GNP)

8 . 2013年5月,微博上________着一份百字令微情书。“不尽红笺相思意”,一时感动无数网友争相效仿。整篇文字呈菱形排列,词句婉约,文笔________,从中可以看到作者表达爱情的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热传,精美,独出心裁

B:盛传,优美,独辟蹊径

C:疯传,精妙,别具匠心

D:风传,巧妙,别具一格

9 . 见群众不宣传、不( )、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

A:鼓动

B:鼓舞

C:鼓励

D:煽动

10 . 我们要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坚决维护法律的( )和( ),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A:尊严,权威

B:庄严,威望

C:尊严,威望

D:庄严,权威

答案及解析

1 . “尽管近两年中国每年有500万人口脱盲,但扫除文盲的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的成人非文盲率在亚洲排名非常靠后,且脱盲速度也比周边国家慢。” 概括起来,这段话的意思是( )。

A:中国每年有500万人口脱盲

B:中国扫盲成绩不理想

C:中国扫盲成绩比不上亚洲国家

D:扫盲速度太慢

答案:B。题目详解:文段首先指出中国扫盲形势不容乐观,接着以成人非文盲率和脱盲速度与其他亚洲国家进行对比说明中国扫盲成果并不是很理想。A、C、D三项均是文段的部分内容,都比较片面,只有B项能够概括文意。

2 .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

A:13497

B:13862

C:14227

D:14592

答案:B

3 . 环境权: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下列不属于环境权的是:

A:某公司将在一住宅区附近建一幢35层高楼大厦,一些居民家可能会因此终年不见阳光,有几户居民把该公司告到人民法院,要求该公司归还他们的阳光照射权

B:有一户居民在公用楼道口搭建了一个小棚,使整个楼道的通风受到了严重影响,于是同楼道多户居民一起把该户告到人民法院,要求该户拆除小棚,恢复良好的通风条件

C:老申新建了一个服饰广告牌,刚安装了不久,就被邻居告到法院,说老申的广告牌越过了阳台,遮挡了他家的视线,要求申家移一移广告牌,恢复其视线权

D:小徐在某超市买了一盒饼干,回家后发现饼干里有一只苍蝇,小徐将该超市告上法院,要求该超市恢复其卫生权

答案:【答案】D。解析:环境权所指权利是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选项A的阳光照射权、选项B中通风受堵、选项C中视线权都属于环境权范畴内;但选项D中卫生权不属于环境权利的范畴。因此本题选D。

4 . 诚然,我们的民族经历了难以计数的__________,可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气神和自信力从来都没有__________过,它犹如一座巍峨壮丽永不倒的万里长城,屹立在中华儿女的心里,并__________不绝,纵然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内外交困、熄灭、横亘

B:走投无路、消灭、耸立

C:山穷水尽、绝灭、伸展

D:内忧外患、泯灭、绵延

答案:“走投无路”、“山穷水尽”不能用“难以计数”来形容,首先排除B、C两项。“横亘”与“不绝”搭配不妥,且“绵延不绝”为习惯用法,排除A项。本题答案为D。

5 . 计划和市场是( )。

A: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C: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D: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答案:D

6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因为他的成绩特别好,于是大家一听到要选三好生就首先想到了他

B: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时,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的工作

C:重视教育,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屹立世界的大问题

D: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答案:D。题目详解:这道题考察了关联词使用不当,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名的搭配不当,因此属于综合类。选项A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改为“因为……所以”。选项B“建立……工作”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应把“的工作”去掉。选项C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可改为“是否重视教育”或把“能否”去掉。

7 .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总和,称为一国的( )。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民生产净值(NNP)

C:国内生产净值(NDP)

D:国民生产总值(GNP)

答案:A。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国民生产净值(N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扣除生产资本的消耗后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所以本题应选A。

8 . 2013年5月,微博上________着一份百字令微情书。“不尽红笺相思意”,一时感动无数网友争相效仿。整篇文字呈菱形排列,词句婉约,文笔________,从中可以看到作者表达爱情的__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热传,精美,独出心裁

B:盛传,优美,独辟蹊径

C:疯传,精妙,别具匠心

D:风传,巧妙,别具一格

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 先看第一空,风传指辗转流传,也指传闻,道听途说。不符合文意,排除D;再看第二空,“文笔“与“精美“不搭,排除A;再看第三空,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一般作谓语,故排除B;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9 . 见群众不宣传、不( )、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

A:鼓动

B:鼓舞

C:鼓励

D:煽动

答案:A。题目详解:宣传后面,语义递进一下,选鼓动最恰当。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毛泽东说:“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第七种。”

10 . 我们要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坚决维护法律的( )和( ),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A:尊严,权威

B:庄严,威望

C:尊严,威望

D:庄严,权威

答案:A。题目详解:“庄严”指庄重,严肃。“尊严”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经常搭配民族和法律。因此第一空填入“尊严”更为恰当。“权威”指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威望”指声誉和名望,因此多搭配人。因此第二空填入“权威”更为恰当。综上所述,A项正确。

[1] [2]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公务员新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