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永胜县2016年度公务员招录考试模拟题

发布时间:2025-08-28 22:44:48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1 .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求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结果

2 . 问题________没有解决,________变得更严重。( )

A:如果,那么

B:因为,所以

C:即使,也

D:不但,反而

3 . 在消费品领域,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念是非常________的,什么高雅的什么是大众的,人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让西方饮茶习惯去________茶饮料领域,他们不习惯的绿茶就永远出不了顶级品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时尚,改变

B:灵活,占领

C:主观,主导

D:多元,适应

4 .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5 .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  

A:认识是主体的反映  

B:认识是客体的反映  

C:认识的内容和模式是客体提供的  

D: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 . 评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是()

A:绩效

B:效果

C:效率

D:管理对象的满意度

7 . 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10个经济区域发展规划,表明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下列关于区域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

B: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界线为划分依据

C: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基础设施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

D: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8 . 演绎作品:又称派生作品,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作品。根据以上定义,以下不属于演绎作品的是()。

A:《<红楼梦)经典诗句评析》

B:《巴黎圣母院》日文版

C:《三个火枪手》电影剧本

D:《(古文观止)难点词汇释义》

9 . 诚然,我们的民族经历了难以计数的________,可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气神和自信力从来都没有________过,它犹如一座巍峨壮丽永不倒的万里长城,屹立在中华儿女的心里,并________不绝,纵然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内外交困熄灭横亘

B:走投无路消灭耸立

C:山穷水尽绝灭伸展

D:内忧外患泯灭绵延

10 . 尼龙的强度,比棉花高两三倍,比羊毛高四五倍。一般直径为1毫米的尼龙丝,可以吊起100公斤的东西,一根手指粗细的尼龙绳,可以吊起一辆满载的卡车!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

A:尼龙的强度

B:尼龙的用途

C:尼龙的神奇

D:尼龙、棉花和羊毛的比较

答案及解析

1 .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求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结果

答案:D。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

2 . 问题________没有解决,________变得更严重。( )

A:如果,那么

B:因为,所以

C:即使,也

D:不但,反而

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没有解决”与“变得严重”是递进关系,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项。

3 . 在消费品领域,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念是非常________的,什么高雅的什么是大众的,人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让西方饮茶习惯去________茶饮料领域,他们不习惯的绿茶就永远出不了顶级品牌。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时尚,改变

B:灵活,占领

C:主观,主导

D:多元,适应

答案:【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词语的搭配。时尚: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灵活:快捷;不死板体态轻盈灵活,不拘泥于固有模式主观:受个人偏见或局限性所限定的一特定的人所特有的主观印象多元:三个以上的整体或实体改变:事物变得和原来不一样占领:用武装力量取得某个7街鞯迹和沉烊郑煌贫址⒄故视Γ河谢宀欢显硕浠牖肪橙〉闷胶獾墓獭1咎庵饕疾榱舜视锏拇钆湎肮撸咎庵小叭嗣堑纳竺拦郏壑倒勰睢笔窃跹暮秃竺娴母哐诺模笾诘氖窍喽杂Φ模饫镅≡裰鞴墼谟谔庖飧哐藕痛笾诘钠琅惺侵鞴鄣模皇鞘鄙校榛睿蛘叨嘣?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公务员新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