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2016年招录公务员、人民警察模拟题

发布时间:2025-08-28 13:54:07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1 . 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指( )。

A: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B: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C: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D: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

2 . 对盗伐林木者要严肃查处,如果姑息肇事者,少数人得不到惩处,就会使更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使国家资源蒙受损失。上面划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A:以身试法,肆无忌惮,群起效尤

B:肆无忌惮,以身试法,群起效尤

C:肆无忌惮,群起效尤,以身试法

D:群起效尤,以身试法,肆无忌惮

3 . 最近三个月的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已接近某年下半年市场最低迷时期的水平。但是,应该看到,此轮调控是我国政府主动为之的行动,与某年房地产市场因遭遇( )的国际金融危机而陷入低迷不同。当下的房价调整并不均衡,不同于某年房价( ),无可遏制的逐波下行。。

A:意想不到日薄西山

B:猝不及防泥沙俱下

C:出其不意应声而下

D:措手不及江河日下

4 .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5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彼此需要有一些空间,有时太过亲近,不小心失了________,口无遮拦,就会造成彼此的紧张和伤害。( )

A:氛围

B:空间

C:分寸

D:和气

6 . 拼图:纸板

A:窗户:玻璃

B:汽油:石油

C:集装箱:不锈钢

D:粉笔:石膏

7 . 尼龙的强度,比棉花高两三倍,比羊毛高四五倍。一般直径为1毫米的尼龙丝,可以吊起100公斤的东西,一根手指粗细的尼龙绳,可以吊起一辆满载的卡车! 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

A:尼龙的强度

B:尼龙的用途

C:尼龙的神奇

D:尼龙、棉花和羊毛的比较

8 . 一位著名企业家从百折不挠的拼搏经历中总结出了“冰淇淋哲学”,即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会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 根据本段文字,“冰淇淋哲学”主要强调了:( )。

A:逆境对培养企业的竞争力非常重要

B:选择一个好的时机,企业就成功了一半

C:企业在创业阶段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

D:企业应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9 . 一般来说,小小说是短篇小说的简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小说就没有特殊的规定性和独立存在的依据。它简化了短篇小说的某些艺术手法,又突出了某些艺术手段,如明晰的故事线索等。同时,因为篇幅短小,它很难藏拙,比较容易趋于精致,即使作品水平不高,对读者时间的浪费也有限┦强旖谧嘈畔⑸缁嵊Φ备刈⒌囊桓鑫难分帧6宰髡呖捶ɡ斫庾钭既返囊幌钍? )。

A:小小说虽有自身局限,但不失为一种具有自身艺术手段,有一定关注性的文学品种

B:小小说与其他文学品种相比更具一定的创作优势

C:小小说并不是没有特殊规定性和独立存在依据的文学品种

D:小小说更应该被当今信息社会所关注

10 . 我国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是()。

A:国家行政机关

B:各级党组织

C:国家权力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

答案及解析

1 . 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指( )。

A: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B: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C: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D: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

答案:D

2 . 对盗伐林木者要严肃查处,如果姑息肇事者,少数人得不到惩处,就会使更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使国家资源蒙受损失。上面划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A:以身试法,肆无忌惮,群起效尤

B:肆无忌惮,以身试法,群起效尤

C:肆无忌惮,群起效尤,以身试法

D:群起效尤,以身试法,肆无忌惮

答案:C。题目详解:题目考查成语理解与排序。根据题干意思,这三个成语在语义上应该是前后连贯,感情色彩严重程度上是逐渐加深的。“以身试法”是说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肆无忌惮”指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群起效尤”意思是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根据正常的逻辑思维,如果蛄舜砦蟮貌坏匠痛Γ突峄壅厥抡叩亩裣埃盟窃谔壬细游匏思桑佣⒏嗟娜诵Х抡庵植涣嫉男形浴八廖藜傻焙汀叭浩鹦в取痹谟镆迳嫌Ω檬乔昂笙嘟拥模弧耙陨硎苑ā钡母星樯试谌龀捎镏凶钋苛遥シ噶朔桑斐闪酥卮蟮亩窳雍蠊攀构易试丛斐闪?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公务员新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