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2 . 怎么才能让老板给自己加薪?职场上最纠结的事莫过于此。可是偏偏就有人________,幽默地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漫画《老板,求加薪》中给我们列出了加薪三十六计,从借刀杀人到________,书中的妙计连连,让人忍俊不禁。虽然都是些________的招式,但或许你的加薪之道就在其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知难而上两面三刀出人意表
B:激流勇进鼠头舔蜜出奇制胜
C:游刃有余代人捉刀鸡鸣狗盗
D:举重若轻笑里藏刀剑走偏锋
3 . 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当然不应让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__________暴利的无良企业庇护,不应对权钱勾结贪婪攫取的腐败现象__________,不应让__________侵夺他人权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钍牵ǎ?/p>
A:获取漠然置之随意
B:获取不闻不问恣意
C:牟取置之不理任意
D:牟取麻木不仁肆意
4 . 某篮球比赛14︰00开始,13︰30允许观众入场,但早有人来排队等候入场,假设从第一个观众到来时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13︰45时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4个入场口,13︰40时就没有人排队。那么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
A:13︰00
B:13︰05
C:13︰10
D:13︰15
5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 . “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大目标、同唱一台戏。”概括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A: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统一
B:维护祖国的统一
C:领导统一战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7 . 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功能是指( )。
A:法的普遍性
B:法的一般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程序性
8 . 中国社会中的个体首先是天然地生活在一个他自己不能选择的网络中。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成功与失败总是嵌入在他的社会网络中而难以独享。这就是说,他在没有打算拥有社会网络的时候,别人在道义上就是他的潜在资源,而无论他愿意与否,他本身也是别人的可利用者。 这段文字嬉傅氖牵?)。
A:社会网络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B:中国人都生活在网络世界
C:中国的民间潜在资源
D:中国的社团的发展基础
9 . 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10 . 真实的历史事实及其史料依据,是历史叙事的基本要素。历史学的任务不仅是考证历史事实.还应该完整地还原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面貌。为此,历史研究者需要把各种历史事实加以联结和组合,而主张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学者认为,历史研究者可以在不违反学科规范的_提下,对历史事实进行不同的联结和组合。而这些不同的联结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人物、事件或者过程的历史面貌。依据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学者观点,历史描写( )。
A:并不等同于事实
B:可以有虚构成分
C:可以有不同的版本
D:其中的事实是不确定的
答案及解析
1 .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D。这句俗语将事物发展的核心全部放在了主观意识上,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显然违反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唯物观点。故选D。
2 . 怎么才能让老板给自己加薪?职场上最纠结的事莫过于此。可是偏偏就有人________,幽默地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漫画《老板,求加薪》中给我们列出了加薪三十六计,从借刀杀人到________,书中的妙计连连,让人忍俊不禁。虽然都是些________的招式,但或许你的加薪之道就在其中。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知难而上两面三刀出人意表
B:激流勇进鼠头舔蜜出奇制胜
C:游刃有余代人捉刀鸡鸣狗盗
D:举重若轻笑里藏刀剑走偏锋
答案:【答案】D。题目详解:第一空中,根据提示语句“幽默地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说明,这些人将让老板给自己加薪这个难题处理的很好,“举重若轻”与文义相符。第二空中根据“借刀杀人”可知需要填入三十六计中的一计,“笑里藏刀”符合文义。第三空中,根据提示信息“让老板给自己切降拿罴迫萌巳炭〔唤笨芍庑┘有矫罴撇蛔叱9妫且恍┬碌模煌酝陌旆ǎ敖W咂妗庇胛囊逑喾R虼耍咎庋≡馜选项。[原文出处]《老板,求加薪》中的三十六计怎么能让老板给自己加薪?这可是个相当敏感的技术活儿,搞好了心愿达成,皆大欢喜,搞不好被穿上小鞋,升职无望,甚至会落得个"加薪未成身先死,辞职走人泪满襟"的后果。因此职场上最纠结的事情莫过于此,可是偏偏就有人举重若轻,幽默地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漫画家FEFE,体察职场人士之心愿,深谙加薪求职之门道,在其新作《老板,求加薪》中给我们列出了加薪36计。
3 . 扬善必须抑恶,扶正自应祛邪,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当然不应让横行一方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逍遥法外,不应为毒害健康__________暴利的无良企业庇护,不应对权钱勾结贪婪攫取的腐败现象__________,不应让__________侵夺他人权益的缺德行为无所制约。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钍牵ǎ?/p>
A:获取漠然置之随意
B:获取不闻不问恣意
C:牟取置之不理任意
D:牟取麻木不仁肆意
答案:这是一道实词与成语结合考查的辨析题。根据“毒害”“无良”“缺德”等词语可知文段内容是在痛斥某些行为,故第一空宜选用贬义词“牟取”,而“获取”为中性词,排除A、B;比较CD两项,“麻木不仁”“肆意”要比“置之不理”“任意”的谴责意味更重,更契合题意,故本题选D。
4 . 某篮球比赛14︰00开始,13︰30允许观众入场,但早有人来排队等候入场,假设从第一个观众到来时起,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一样多。如果开3个入场口,13︰45时就不再有人排队;如果开4个入场口,13︰40时就没有人排队。那么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
A:13︰00
B:13︰05
C:13︰10
D:13︰15
答案:【解析】A。开3个入场口,进场时间为15分钟;开4个入场口,进场时间为10分钟。根据公式2可得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为(3×15-4×10)÷(15-10)=1(人)。令每分钟来的观众人数为1,根据公式1可得13:30允许入场时的排队人数为(3-1)×15=30(人)。因为13:30时已经来了30个观剑糠种永吹墓壑谌耸?,所以第一个观众到达的时间是13:00。
5 .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D
6 . “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大目标、同唱一台戏。”概括了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
A: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治统一
B:维护祖国的统一
C:领导统一战线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答案:D。
7 . 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的功能是指( )。
A:法的普遍性
B:法的一般性
C:法的规范性
D:法的程序性
答案:C[解析]法的规范性指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法的普遍性指法在国家权力范围内普遍有效;法的程序性指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
8 . 中国社会中的个体首先是天然地生活在一个他自己不能选择的网络中。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成功与失败总是嵌入在他的社会网络中而难以独享。这就是说,他在没有打算拥有社会网络的时候,别人在道义上就是他的潜在资源,而无论他愿意与否,他本身也是别人的可利用者。 这段文字嬉傅氖牵?)。
A:社会网络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B:中国人都生活在网络世界
C:中国的民间潜在资源
D:中国的社团的发展基础
答案:【答案】A。题目详解: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C,D选项是无中生有,B选项是偷换概念,本文段讲的是社会网络,而选项B中却是网络世界。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9 . 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答案:C。解析:四个选项中只有生产方式属于物质的范畴。人的行为和动机属意识范畴,根据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理论,可知答案是C。
10 . 真实的历史事实及其史料依据,是历史叙事的基本要素。历史学的任务不仅是考证历史事实.还应该完整地还原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面貌。为此,历史研究者需要把各种历史事实加以联结和组合,而主张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学者认为,历史研究者可以在不违反学科规范的_提下,对历史事实进行不同的联结和组合。而这些不同的联结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人物、事件或者过程的历史面貌。依据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学者观点,历史描写( )。
A:并不等同于事实
B:可以有虚构成分
C:可以有不同的版本
D:其中的事实是不确定的
答案:C。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观点态度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从文段的第三句中就有明确的引导词“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学者认为其后就是考查的观点所在。也就是“在不违反学科规范的前提下,对历史事实进行不同的联结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人物、事件U吖痰睦访婷病薄6云涔鄣愕睦斫獠荒眩旱谝灰涎Э乒娣叮簿褪俏亩问拙涮岬降淖裱媸档睦肥率岛褪妨弦谰荩坏诙强梢越胁煌淖楹闲纬刹煌睦访婷玻谎灾次煌陌姹尽R虼朔显墓鄣愕囊幌钍荂项。A、B、D三项表述均不妥,忽略了文中的表述前提,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