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2014年10月28号)

发布时间:2025-08-28 03:14:11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网络法治建设亟需“细化”和“量化”

中央网信办24日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鲁炜主任在会上提出,要加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人民网)

2014年,我国的网民数量达6.23亿,网络空间远远超出我们可以想象的现实空间。以往我们在网络空间里通常依靠道德和自律维护网络秩序,但这远远不够。在推荐法制建设的过程中,网络不应该是个“世外之地”。面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立法工作也应该随即而进,以免“一日千里”的危机。

网络立法,其根本目的是维权,人权、物权等等,维护各种各样的权。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这一特点,维权的力度显得有些薄弱黯淡。网民的各种利益在网络世界中无法得到根本保障,没有安全感,实名制施行不力,导致许多网络立法的推进受到阻碍,收效也甚微。当前,我国的网民法制意识欠缺,侵权和维权的意识都很淡薄,尤其在匿名和虚拟的空间里,任何细小的瑕疵点都会被无限扩展或者传播,影响巨大,从而损害部分公民的权益。而公民想要维权,却受到环境和技术的制约,成本高,难度大。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需要更多的技术来支持,同时,技术的使用必须受到法律的监督和制约。严肃立法、严正执法、严格守法是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的根本。网络法规中,一定要将网民或是公民的各项权益细化分解,逐个找准应对的条例,以维权护民的精髓攻击违规侵权的要害。同时,用量化的指标来规范网络空间的行为,传播法律法规的精神,发挥法治对引领和规范网络行为的主导性作用,促进全民守法护法、依法事网。

[1] [2] [3] [4] [5]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申论热点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