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9号)

发布时间:2025-08-26 02:29:35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国标”孱弱比桶装水不安全更惊心
近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了今年第二阶段19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监督抽检信息。瓶(桶)装饮用水、纯净水等微生物超标问题仍较为突出,不合格率超过两成,791种各类饮料被曝不合格,其中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其他瓶(桶)装饮用水样,抽检样品不合格就达775种,占97.97%。不合格样品中,不乏知名品牌产品。

即便只是回顾以往新闻,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的不合格,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测报告中,但其所带给我们的心理震撼力仍是巨大的——连饮用水的质量都如此不可信赖,公众一想到可能与自己朝夕不离的饮用水里,都含有余氯、亚硝酸盐、大肠菌群、霉菌,甚至是潜在的致癌物溴酸盐。附加于其上的蝴蝶之翼,无法不扇起别样的惊慌与愤怒。意气难平之下,我们不能不追问不合格桶装水的所由何来。质量低下的饮用水之所以大行其道,当然一在行业准入门槛过低,由此衍生部分企业良知的缺失,二在监管的严重缺位。但更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可能更在于桶装水自身“国标”的约束乏力。仅以该次桶装水中被检测出的溴酸盐为例,我国早在2009年10月开始把溴酸盐列入饮用水监测项目,规定溴酸盐含量最高不超过0.01mg/L。然而,“新国标”实施五年多来,它仍然并没有管住桶装水中的溴酸盐超标问题。

客观评价,作为一种事实,我国并不缺乏对于瓶(桶)装饮用水的种种“国家标准”,一定程度上它甚至显得严格。我国在1998年4月21日就发布了“瓶装饮用纯净水国家标准”,该标准相隔几年就会修订。而从2012年7月1日开始,《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强制实行,检测标准从原来的35项扩大到106项。然而系列且明确的国家检测标准,仍然让问题瓶(桶)装饮用水呈现出高发的状态。那么,问题与悖论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只能说,瓶(桶)装饮用水的国标内容和执行都是孱弱的,然后才有了问题瓶(桶)装饮用水的大量出现。瓶(桶)装水身后的国标悬疑,令人不由想起“奶业国标”。我国的乳业生产中“国标”之多,算得上蔚为大观,然而多次新闻报道后,围观者莫名惊诧地发现,中国的奶业标准不仅全球最低,也被个别大企业绑架,如此之下,再多的乳业国标,造就的也只能是国产奶粉市场声誉的不尽如人意。产品质量的国家检测标准,本应以民众的健康为中心,系列的饮用水国标之下,喝一口干净的水仍然是困难的事情,我们不能不问:“国标”怎能如此不堪,制定“国标”的博弈与程序又安在?

环境保护人士曾经这样忧心地预测: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可能是我们的眼泪。而当那些有害乃至是有毒物质悄然地隐藏进日常的水中,我们又该向谁而泣?于又一次成为惊弓之鸟后,无论是对于市场正义,还是安全地生活,我们都必须再次追问饮用水中的“国标”话题,“国标”孱弱其实比桶装水不安全更惊心。

[1] [2] [3] [4] [5]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申论热点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