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3号)

发布时间:2025-08-25 03:20:46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国考降温”怕是一厢情愿的误读
国考迟早会降温,这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但就目前而言,尚无足够证据说明国考已经降温。那些认为“国考”降温的人,实是寄托了最朴素的期待。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11月30日开考。据统计,参加今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者近90万人,而去年是99万人。今年有3个职位报考比例超过2000:1,比去年少7个;报考比例最高为2674:1,比去年大幅下降。

传说中的国考降温,似乎找到了最直观的例证。任何事物一旦过热绝非好事,国考若降温,倒也让人乐见其成。问题是,仅凭报名人数和平均竞争比创了新低,就匆匆得出“国考降温”的结论,未必准确,倒显得一厢情愿。

报考人数少,与一些岗位门槛高有关。今年,国家加大了基层边远地区职位的招考力度。招录岗位中,地市级以下机构计划招录20078人,占计划总数的90.2%,其中,县(区)级及以下职位计划招录17071人,占总数的76.7%。那些看不上基层工作岗位的人,自然望而却步。更何况,不少基层岗位要求高到近乎“苛刻”。比如直接标明“工作条件艰苦,需要经常出差、野外作业,需值夜班”等等条件。那些志向“高远”、拈轻怕重的人,会怯于报考。

此外,今年对于考生的诚信要求收紧了。国家公务员局考录司负责人曾表示,对于面试当天临时弃考、在报到环节提出放弃报考职位等行为,将记入诚信档案。在诚信已成公民第二张身份证的今天,不良诚信记录在档,后果很严重。无形中,这也造成一些人不再报考。

国考迟早会降温,这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但就目前而言,尚无足够证据说明国考已经降温。在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的现实语境中,国考热恐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再加上官本位思维有市场、有历史积淀,报考人数稍减,难以动摇这种状况。最重要的是,相比于一般职业,公务员收入稳定,身份体面,保障完善,虽逊于少数含金量极高的职业,但绝对让大多数职工羡慕。

国考要降温,起码取决于两方面。其一,反四风继续深入,稀释公务员的含金量。有调查显示,公务员吸引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灰色收入多”“权力效用大”“社会地位高”等。如果福利少了,特权没了,对那些追逐权和利的人来说就失去了动力。其二,壮大民营企业,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如果在企业工作也有面子,待遇有保障,何必非要当公务员?如果创业空间更开阔,竞争更公平,人生价值也不必非要靠当公务员来实现。

其实,那些认为“国考”降温的人,实是寄托了最朴素的期待:期待官本位思维淡化,公务员不再万众瞩目;期待报考公务员的人少一些功利之心,公务员队伍更纯粹;期待人才流动更多元,公务员职业不再成为人才抽水机;更期待中央反腐长效,“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吃了喝了捞票子”的公务员越来越少。

[1] [2] [3] [4] [5]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申论热点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