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抓住大众创业的“黄金三年”
卖包子,算得上是相当古老的行业了,一般人的直观印象都是“一片红海”,替代率高,竞争激烈,回报一般,缺少职业荣誉感。
不过据《新京报》2月25日报道,2013年刘伯敏来到南京和善园包子铺成为总经理,没人想到,当时这位总经理真正的身份是南京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一年间,店铺增开百间,年营业额破亿。
大众创业真的很难吗?一个本科在校生都能带领出一个不错的创业团队。大众创业需要很多启动资金吗?有思路有能力,资金、机会都会找上门,决策打造七千万的中央厨房也不是痴人说梦。
这位刘伯敏运用移动互联网的新思维、新方式,将“红海”当成“蓝海”来对待。稳定统一的口味,适合年轻上班族的选购方式,提货付款的便捷,让他的包子成为了最贴近市民的早餐。
市场和资本的初步肯定,不只鼓励了他,更让犹豫徘徊的人相信大众创业成功不是天方夜谭。
而且您看,大年初七一上班,总理又给小微初创企业送来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包”。
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5年到2017年,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万元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的实际收益可以分期纳税;失业保险费率由3%统一降至2%。
这三项措施降低了企业的纳税负担、合作难度和人事成本,创办企业更容易了。特别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将让中国小微初创企业迎来发展的“黄金三年”。
这机遇,要比“包子哥”刘伯敏当初的创业环境好得多。有志于创业的人,是时候行动起来了。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