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3年30次集体学习 这个讲堂非同一般
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发展战略重点,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
自2012年11月17日第一次集体学习至今,3年多的时间里,中央政治局已经进行了整整30次集体学习。这些集体学习的话题多元、时间灵活,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也有执政方略的阐释,还有对历史智慧的汲取,以及围绕重点工作的交流学习。
中央政治局的行为方式具有全局性示范意义。有鉴于此,本报整理了这30次集体学习的内容,观察在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之下,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依法治国新要求,面对全球治理新情况,面对从严治党新形势,中央政治局如何通过学习来破题。
1 中央政治局都学了什么?
集体学习,是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开局之作。
国内外都在看我们这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会以什么来开局,我们就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来开好局、起好步。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讲话中这样强调。
自此之后,在3年多的时间里,政治局以平均不到40天一次的频率,完成了30次集体学习,话题跨度范围极大,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
作为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在其中占了不小的比重。这其中,两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一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具体来说,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有关历史的内容同样占比很大,有5次集体学习都是历史话题。
具体来看,这些话题包括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与思考以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等。
值得注意的是,集体学习并没有停留在获取知识的层面,其透露出的治国理政思路和方略,以及对相关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为外界所高度关注。
事实上,从十八大以后的第二次集体学习开始,中央政治局就连续关注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话题。如今回头看,这三大话题的确体现了本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思路。
强烈的问题意识,也体现在了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话题中。
这其中,党的建设方面,有关于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关于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关于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关于践行三严三实等内容;深化改革方面,有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内容;经济建设方面,有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研究,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于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关于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内容;政治建设方面,有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等内容;文化建设方面,有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社会建设方面,有关于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关于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关于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内容;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则有关于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推进我国军事创新等内容。
2 讲师和学员的互动
无论是授课老师的选择,还是作为学员的政治局常委、委员们的参与,甚至学习地点的选择上,十八大以来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都有着颇多新意。
从授课老师层面看,既有来自国家部委的负责人,也有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还有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者。
其中,就一些话题请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讲解,是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比如,请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部长讲和平发展道路,请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国务院法制办主要负责人讲依法治国,请公安部、农业部、民政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负责人讲公共安全体系,等等。
一些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也是集体学习授课老师的主力。例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话题请的是中央党史研究室李向前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王一鸣研究员;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话题请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卜宪群研究员、政治学研究所房宁研究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话题请的是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话题请的是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刘洪玉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秦虹研究员;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话题请的是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话题请的是外交学院秦亚青教授。
除此之外,自学也出现过三次,分别出现在就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进行的第十五次集体学习,就践行三严三实而进行的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以及最近就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而进行的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
教学相长,除了讲师给力,学员的投入同样重要。政治局成员除了听别人讲课外,也在这些课堂上成为了学习的主角。
这其中,第一次集体学习,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就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谈了体会;第七次集体学习,马凯、刘奇葆、范长龙、孟建柱、赵乐际、胡春华作了重点发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孙春兰、孙政才、汪洋、韩正作了重点发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马凯、王沪宁、许其亮、李建国、赵乐际作了重点发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刘延东、李源潮、汪洋、张春贤、韩正作了重点发言。
有分析认为,这样的上课方式让人耳目一新,政治局常委、委员们结合各自分管工作和工作实际,围绕同一主题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充分体现了集体学习的功效。
上课地点也曾出现变化,学习既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调研一线实践中完成。
例如,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3 为何如此重视集体学习?
关于学习的重要性,习近平曾作过多次阐释。
2013年3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习近平还说,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各种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要加强学习,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
事实上,目前中央政治局学习中涉及到的30个主题,都经过了充分的考虑。
例如,关于为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等,习近平专门作过解释。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
再如,关于为何大量涉及历史话题,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都有过分析。习近平说,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
事实上,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在2012年12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之前,习近平已在当月视察广东。作为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离京视察,他到深圳莲花山向邓小平雕像敬献花篮等诸多举动,早已被外界视作拥抱改革的明确信号。而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上,他强调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如今也已成为人们论及改革时的经典话语。
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6年1月下】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李克强重点部署这三件事 城镇化还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1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 推进新型城镇化,一直以来是总理最为关切的重点工作。在就任总理之初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曾明确表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1月22日,进一步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又被摆上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讨论桌。 李克强表示,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抓住农民工融入城镇这一关键,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他强调,在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抓住以下三个重点问题。 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更要和若干相应的公共服务挂钩 去年10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居住证暂行条例(草案)》,以法治助【查看全文】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6年1月上】解密北京“网警志愿者”:第五支“王牌群众力量” 在网络空间里,隐身着这样一群热心群众,他们嫉恶如仇、火眼金睛,无论是木马陷阱还是系统漏洞,无论是淫秽信息还是涉毒线索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发现,向首都网警举报,协助警方铲除网络毒瘤。他们就是网络上的朝阳群众网警志愿者。 1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举办网警志愿者发布会,正式公布继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海淀网友丰台劝导队之后的第五支王牌群众力量网警志愿者。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网警志愿者队伍已拥有成员3000余人,累计举报各类违法犯罪线索1.5万余条。 网警志愿者究竟是怎样一个神秘组织?在发布会上,中国青年报记者见到了这群神秘组织的成员代表,听他们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80后、90后成为网警志愿者的主力 自2014年起,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将群防群治理念【查看全文】
第4篇 半月谈评论(2015年5月17号) 微时代的“失陪”隐忧
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才能满足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成长需求
家是什么?对中国人来说,家曾经是堂前萱草、围炉夜话,是严父庭训,是慈母灯下缝纫寒衣……家是至真至美至善的所在,是每一个孩子人生最温暖的起点。
看看现在的许多小家庭,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呢?晚炊之后常见的,怕是年轻父母握着手机边吃边刷微博微信,顾不上倾听膝下幼儿软软的稚嫩表达。都说现在进入了“微时代”,工作、社交甚至购物,都因互联网终端在掌中的普及,而绵延成了24小时无休。幼儿则抱着父母扔过来的ipad沉湎游戏,稍大的孩子独自沉埋于题海文山,等到了中学,孩子们自己也被“掌中宝”深深诱惑。
这些浅淡的、片断的“微交流”,阻隔了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亲情。当你迫不及待忙着在电脑上、【查看全文】
提网速降网费不妨学习“英国模式”
“英国模式”完全有可能在中国复制。可实行“网业分开”,将三大运营商的基础网络这一块全部分离出来,组成独立基础网络公司,专门从事基础网业务,在保持微利的前提下对外批发带宽、语音、流量。
媒体报道,在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实施宽带免费提速,使城市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资费水平,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等服务。
关于降低国内电信收费,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多年,但一直悬而不决,最终,竟然逼得总理亲自上阵,发言敦促。对此,相信各运营商和相关职能部门自然不敢怠慢。
不过,如果只是靠各运营商主动自觉提网速降网费,或者靠行政之手干预,恐怕不是长久之计。通信服务要想实现优质而廉价,关键要靠激活市场竞争,逼得运营商拼命压低管理成本【查看全文】
剔除对上访者的傲慢与偏见
一些地方和单位企图通过“控访”、“截访”巩固“维稳”工作,结果却加深了上访者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隔阂和对立,甚至成为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和扩大冲突的导火索,最终走向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反面,这方面的惨痛教训必须认真记取。
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张恩玺昨天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介绍《信访条例》修订实施十年来的主要成效和当前面临的形势。张恩玺说,信访工作要切实维护信访者合法权益,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不能简单把信访与维稳等同起来,更不能把上访人员当做“维稳对象”,那样做是与法规规定相悖的。(相关报道见A4版)
《信访条例》规定,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