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8-25 10:28:23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2012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2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北京市市长 郭金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对北京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坚定信心,团结奋斗,克服困难,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006.3亿元,增长27.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分别实际增长7.2%和7.6%。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落实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落实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努力挖掘内需增长潜力。进一步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建立促进消费责任制,推动消费增长向多点支撑转变。在机动车销售量下降44.3%、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3.9%的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8%。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放大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保证了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3%,其中,政策性住房投资增长94.9%,民间投资增长14.2%,高技术行业投资增长73%。

坚持房地产调控,制定实施15条具体措施,率先作出新建普通住房价格“稳中有降”的承诺,促进房地产结构调整和平稳健康发展。新建普通住房成交均价同比下降11.3%,居民首购比重接近90%,投机投资性购房得到有效遏制。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注入100亿元财政资金成立了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优先保障用地需求,新建收购各类保障房23万套、竣工10万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善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将城市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地来京工作一定年限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全年配租公租房1万套。

坚持扶生产、保供应,多次出台具体调控措施,安排价格调节资金5亿元,切实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全力抓好“菜篮子”工程,划定基本菜田57.9万亩,新增基本菜田5.5万亩,新建外埠蔬菜生产基地4万亩,加强与供应地合作,积极推动产销对接,减免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进场费和摊位费,降低零售环节经营成本,农副产品供应保持稳定。开展专项整治和重点稽查,规范房屋租赁价格。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维护了市场和价格秩序,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幅已连续4个月回落,全年同比上涨5.6%。

(二)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认真落实“1+6”系列政策,创新平台开始运行,481家单位实施了股权和分红激励,261个项目开展了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建立部市会商机制,实现重大事项联合审批。制定实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指导意见,统筹政府资金100亿元支持了300余个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发布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启动建设了航天科技创新园等37个项目。加快未来科技城建设,15家中央企业项目全部开工。建立军民融合的创新发展机制,推动军转民技术、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加强人才特区建设,实施10项具体扶持政策,开辟吸引高端人才绿色通道,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1962名。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达到1.9万亿元、增长20.9%,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500家左右,新一代移动通信、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推进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合作建立了超级云计算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新增科技条件平台130个,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85家。发布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先导工程,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19.7%和41.7%,科技创新呈现强劲势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