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8-24 03:47:24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2011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9日在重庆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重庆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定向导航,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发3号文件,重庆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肩负中央赋予的重大使命,全市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重庆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创新图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化解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以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生机勃发的新境界。

———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800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991亿元,增长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80亿元,年均增长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935亿元,年均增长28.2%。工业销售值突破1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超过400亿元、增长2.8倍。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9%,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特别令人振奋的是,人均生产总值迈上4000美元新台阶,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决定性基础。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4∶45.1∶41.5调整为8.7∶55.3∶36。“6+1”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以惠普、宏碁和富士康、英业达、广达为龙头的1亿台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强势崛起,汽车摩托车产值超过3000亿元,装备制造、化工医药、材料工业、轻纺工业产值均突破1000亿元,形成百亿级园区20个、百亿级企业15户。内陆地区金融高地加速形成,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达到6%,成为支柱产业。银行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不良贷款率降至0.9%。上市公司总市值翻了三番多,证券化率提高到52%。保费收入翻了两番。担保、小额贷款、信托、租赁、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等新型金融业态快速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离岸金融结算和电子商务国际结算。物流中心建设上档升级,形成国际级物流通道3条、国家级5条,年货运总量30%来自市外。会展、购物、美食之都加快建设,建成一批百亿级商圈、百亿级市场。成功申报中国温泉之都,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

———“五个重庆”建设全面推进。主城进入“二环时代”,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提速发展,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3%。三年拆迁主城危旧房120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176万平方米。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五干线”铁路网,在西部率先取消二级公路收费,基本实现“四小时重庆”、“八小时周边”。建成主城快速干道116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铺开。新增跨江大桥39座。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3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超过200万标箱。江北国际机场跻身全国十强,年旅客吞吐量增长2倍、货邮吞吐量翻了一番。黔江舟白机场建成通航。完成森林工程129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0%提高到37%,主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66天增加到311天。卫生和体育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87.6%,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6.7岁。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切实加强,事故死亡人数减少31%,重特大事故件数下降75%。大走访、大下访深入开展,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五五”普法圆满完成。打黑除恶取得重大胜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及时有效,群众安全感指数稳定在95%以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