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什么意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什么式结尾)

发布时间:2025-08-25 10:28:48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我先后于2001年、2002年两次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现在回忆起来,第一次虽然没有成功,但也说不上失败,因为如果没有第一次的参与和经验教训,那么第二次的成功就肯定不会到来。

2001年初,不到26岁的我刚刚被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提拔为一名中层干部,正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看到当地县委办公室公开招考秘书的消息后,我充满信心、志在必得地报了名。要知道,在企业我便在秘书岗位上干了整整5年,还被选送到重庆市行政系统秘书培训班进行了深造,面对这样“对口”的考试,我没有理由不自信。

果不其然,笔试成绩下来,我在所有报考人员中名列榜首。按照3:1的面试比例,共招收4人,总共有12人进入面试,而笔试第五名的考生笔试成绩与我差距很大,只要我面试发挥不要太失常,已经可以确保胜利了。

面试当天,我感觉自己有种说不出的紧张。抽签后,我被安排在第一个接受面试,那时,我能够听到自己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周围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模糊的。进入考场,主考官也许看出了我的紧张情绪,提醒我放松,可是我越发显得紧张,甚至连嘴唇也有些发抖。考官问的第一个问题,我竟然没有听明白,于是不得已请考官重复了一遍。按理说,回答总共4个问题至少要20分钟,可是我竟然只回答了不到5分钟,答案无疑是苍白无力的,更别说展示什么能力了。

我落榜了,让所有知道我的人都感觉意外,我的面试成绩竟然刚刚上及格线,这是一个不能再低的分数。我没有沮丧,面试那天,我已经看到,其他所有参加面试的男考生都是西装革履,只有我穿着休闲的夹克、敞着衣领,从重视和准备程度上已经落后了,这样的失败,是我信心爆棚、过于骄傲所致,我自认为理所当然。

2002年,我已经在一个驻外分公司工作,几个月才有机会回家探亲。有一次我刚下火车,在车站等我的妻子就拉着我往人事局走,说是让我去报名考公务员。就这样,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又开始了我第二次公务员考试征程。思想上没有准备,连迎考的物资准备也没有,复习资料是找别人借的旧书,还得与几个报考的同事共用。来不及认真地准备,考试时间已经到了。这次,我又一次体会到准备不足的苦涩,《行政能力倾向测试》中几个数字关系题,在考场上任我苦苦思考也找不到正确答案,可一出考场大门,答案却就从我的大脑里蹦了出来。

笔试我最终列报考司法局100多名考生的第13名,好在司法局要招录10名公务员,所以,我还是幸运地获得面试资格。想到第一次面试时自己的表现,我估计自己最多能有40%的机会成功,但是只要有机会,我就想尽最大可能把握住。这一次,我认真准备了自己的行头,买了一套深色西装,配上白色衬衣、红领带、黑皮鞋,还特别请理发师为自己做了个显得比较稳重的发型,轻松地迎接面试。在面试等候处,看见有些考生或紧闭双眼,或坐立不安,我仿佛看到了第一次面试时的自己。现在的我,已经感觉不到那样的紧张了,我依然充满信心,但是已经不会太计较最终的结果。

最终,我以总排名第10的成绩进入到司法局,为自己的公务员考试划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我想,第一次不成功的经验教训,至少为这个句号找准了如何圆满的方向,而通过在企业中层干部岗位上的锻炼,使我能够在第二次面试中从容不迫,是这个句号圆满的“助推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考试,都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却又都在情理之中。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事业单位新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