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文章主旨(如何通过题目分析出题者意图)

发布时间:2025-09-20 12:54:07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在做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时候,如何能够抓住题目的主旨大意是部分考生们想要知道的问题。本文将通过举例分析,教你怎样看清一道题目的主旨,如果你对公务员行测考试还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华图教育。

2019国考行测备考:如何抓住题目主旨实例分析(一)

气候变暖将使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发生变化,并影响到种植制度,种植界限北移西移的风险加大。据估算,到2030年前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到10%左右,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此外,全球变暖有利于农业病虫的越冬和繁殖,导致更严重的农业病虫与杂草危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我国应根据气候变暖趋势调整农业生产布局

B. 气候变暖将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布局

C. 气候变暖将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安全

D. 气候变暖将有利于农业病虫害的发生

【参考解析】材料本身阅读量不大,几个数据也非常明晰,从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这道题的正确率却并不高。大部分的考生会误选B选项,B项只强调了我国的粮食布局情况,而“此外”后面的内容却被考生忽略。还有部分考生会误选D选项,在不通读全文的情况下,部分考生在面对一道片段阅读题时只看开头结尾和中间三句话,选项里有哪句话就选哪句话,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正确的选项为C ,既包括了对于产业布局的影响,有涵盖了病虫害的影响。近年来,国考题目愈来愈客观,一不能仅凭自己原有知识,二不能仅凭自己的感觉,只有自己真正读懂材料,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项。

2019公务员行测备考:如何抓住题目主旨实例分析(二)

“早教”起源于德国,是让孩子在游戏和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亲子互动的方式。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活动,中国家庭的早教却是另一番样子,在一项针对“早教”的调查中发现,幼儿阶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识字、阅读、计算机和英语口语等等。除了不少幼儿园在特色班里已有涉及,家长更多的是花时间带孩子参加业余培训班,在语文、英语和数学上下功夫。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中国“早教”更注重知识学习

B. “早教”在中国已经偏离本源

C. 中国“早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D. 中国“早教”与德国的不同点

【参考解析】材料从“早教”的起源谈起,通过对比论证分析表露作者观点。考生们经常会在B、D选项中徘徊,不知道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材料中看似列举了德国和中国“早教”的不同,然而仔细阅读不难发现,论述德国“早教”是从其本源论证,阐释“早教”的初始意义,而列举中国家庭的“早教”景象,却是在与初始意义做比较,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是现在国内的“早教”已经与其初衷偏离。

想要了解更多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解题技巧,请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事业单位新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