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举论证的谬误(枚举论证谬误常见的表现形式有)

发布时间:2025-09-02 01:09:48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在逻辑判断题型当中,削弱加强型题目是比较常见的题型,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先梳理题干的论证主线,然后可以提前去预设一下自己想要的答案,再去判断选项,今天中公教育就来分享一个在削弱加强型题目当中常见的一个论证模型——枚举归纳。

枚举归纳它的推理形式是通过某类事物中的部分事物具有某属性,推测该事物都具有某属性。

【示例】今天的美国人比1965年美国人运动量减少了32%,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46%;在中国,与1991年相比,人们运动量减少45%,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51%。缺少运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这道题就是通过枚举归纳的方式进行论证的,根据美国和中国人的运动量变化情况推出缺少运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那么对于枚举归纳的论证模型我们可以如何进行削弱和加强?

削弱:1:样本数量不够大;2: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加强:1:样本数量足够大;2:样本具有代表性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完整题目:

【示例】今天的美国人比1965年美国人运动量减少了32%,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46%;在中国,与1991年相比,人们运动量减少45%,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51%。缺少运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其他国家人们的运动量情况和中国、美国大致相同

B、人们保持健康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已不仅局限于运动

C、中国和美国都是运动量缺乏这一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

D、在运动量方面,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亚洲和美洲最有代表性的国家

【中公解析】答案A。题干根据美国和中国人的运动量变化推出缺少运动已经成为 一个全球性问题。要支持论证需要保证美国和中国具有代表性,A 项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最能支持;B 项是无关项;C 项削弱了两个国家的代表性,削弱了题干观点;D 项仅能 代表亚洲和美洲则不足以推出“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支持程度有限。故答案选 A。

【例】近年来,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有些人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有些人编造实验数据,有些人私自拿患者做实验,不仅丧失了学者的底线,甚至是连最起码的做人底线都没有了。身为学者的李教授对此感到非常痛心,他认为学术腐败已经到了非惩治不可的地步。但是,同样身为学者的妻子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们学院的张教授治学严谨,他从来没有学术不端行为。”

以下哪项最能反驳李教授妻子的观点?

A.惩治学术腐败光靠榜样的力量是不够的,更需要法律的约束

B.张教授也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

C.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张教授要注意自己在公众面前的正面形象

D.张教授的情况属于个别案例,并不能反驳带有普遍性的某一类问题

答案D。中公解析:李教授妻子观点: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们学院的张教授治学严谨,他从来没有学术不端行为。要求反驳,所以要说明学术腐败到了非惩治不可的地步。A项不能说明这个观点,B项可以削弱,C项与题干无关,D项说明张教授个例,代表性不强,削弱。比对B和D项,B项说可能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或然性选项,D必然性选项,D力度更强。故答案选D。

大家可以多做一些类似题目,能够熟悉枚举归纳的论证模型,通过阅读题干能够识别枚举归纳,并了解枚举归纳的削弱加强角度。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事业单位新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