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词句理解题解题方法(词句理解题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5-08-30 10:59:31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词句理解型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对文段中含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句子以及代词的理解。其提问方式一般为“这段文字中的‘XX’指的是”、“文中的‘这’指代的是”、“根据文意,划横线部分的意思是”等。

中公教育专家结合近几年国考真题和黑龙江省考真题,总结出词句理解型题目被考查的词语、句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渗透出文段主旨的关键词语或句子;

(2)表达出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或句子;

(3)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句子;

(4)借鉴了其他学科或出自其他领域的专有名词。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结合教学实践中累计的经验给大家介绍一种做答“词句理解”题目的基础方法——语境分析法。

这里讲到的语境不是单指平时我们所说的较为抽象的语言环境,而是依据文段的论述背景、词句所在的上下文等较为具体的内容来准确理解特定“词”“句”的方法。

从语境角度去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主要要学会结合文段背景、联系上下文、把握符号提示。

1.结合文段背景

每一个文段都有自己的写作背景,因此在解答词句理解型题目时,可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来判断词语或句子的含义,避免了“断章取义”的错误。

【例1】:鲁迅先生在民国十四年曾经说过:“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不只是一个空招牌

B.国民革命之后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

C.国民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

D.老百姓被奴役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B。本题难度较高,因为文段中并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因此需要考生依据文段的背景知识来做出准确、正确的理解。鲁迅先生所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即文中“国民革命”)之后的事情。分析背景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因此C项说法是不正确的。鲁迅先生是具有进步的革命思想的文学家,因此D项不符合。比较A、B两项,“仿佛没有中华民国”的意思是在革命之后“中华民国”应有的社会进步没有出现。因此B项理解正确。

[1][2][3]下一页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事业单位新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