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结合给定材料范围(给定资料)

发布时间:2025-08-25 11:19:10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下面是2016年国考申论给定材料试题分析,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副省级)在主题选择上直击当前社会热点,题型覆盖全面,旨在实现对考生能力的全面测查。下面我们针对主题的选取以及材料的选取进行分析和解读,希望想要提升申论考试分数的考生进行参考。

(一)主题选取:呼应政策要求,直击社会热点

历年国考申论主题都有一个鲜明的规律:与中央政策要求相呼应,深刻反映高度聚焦的社会热点。本次国考申论也不例外。2016年国考申论主题聚焦“公共素养与大国意识”,直击社会热点。

伴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日益崛起,中国的担当精神和责任体现也必须与之相匹配。然而当前备受社会高度关注的国民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却暴露出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的软件短板。同时,2016国考申论(副省)材料还响应了当前中央发出的“要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重塑大国精神”的号召。

(二)材料选取:信息覆盖广泛,逻辑主线清晰

第一,材料内容信息量大,且覆盖面广。2016国考申论(副省)材料覆盖古今中外多个信息领域:从郑和下西洋树立中国的海外形象,到现今国民公共文明意识不足污损大国形象,从家长、学校对下一代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到媒体的带动和艺术家的榜样力量、自上而下的政策要求净化全社会的文明环境,材料跨度大,从多角度多领域分析和阐述全社会国民公共文明素质的养成。案例型材料与观点型材料交叉设置,其间问题信息与对策信息交叉设置,更加加重考生阅读和解题的能力。

第二,材料逻辑主线清晰。2016国考申论(副省)表现出近几年一贯保持的材料特点:观点型材料较多,事例型材料叙述简单且均以观点的表达形式出现,使整体材料特点呈现重观点评论的态势。尽管乍一看,这种材料类型会加重考生的阅读压力,但是,若仔细阅读分析,会发现材料逻辑清晰可见。首先是从中国的大国形象引题,突出国民公共意识养成的重要性,接着罗列国民素质低下的表现,表达其对大国形象的负面影响,意在提出国民公共意识养成的必要性,最后,材料中有相当多的信息谈到了促进和实现国民公共意识养成的建议和办法。尽管材料采用问题要点与对策要点交叉设置的方式为考生阅读和提炼信息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考生若能仔细阅读冷静分析,不难理出逻辑主线。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事业单位新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