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申论归纳概括题答题思路视频)

发布时间:2025-08-24 23:53:47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归纳概括题型,在申论考试中属于高频考点。不仅考察频率高,它也是万题之母。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和贯彻执行都是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合。因此,今天中公教育为大家总结一些技巧方便考生应用。

归纳概括题作答实际上需要完成两个工作,一要归纳有条理性,二要概括出共性。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审题,确定作答对象。常见的作答对象总结如下:

一、 概括问题

题目会将作答对象进行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作答对象始终为问题表现,例如:概括隐患、概括缺失、概括风险。究其本质“隐患”、“风险”、“缺失”都为问题词,因此,仍然可以判定题目为寻找问题。

二、 概括原因

通过因果关系来判断原因。近些年概括原因的题目增加了难度。其中70%的要点可以依据原因词的提示寻找得到,但往往有30%的答案要点,需要理解材料,运用阅读理解概括出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折射出”、“反映出”、“因素”、“背后是”等作为特殊的原因词,引导答案要点,近几年考察比较高频。

三、 概括影响

很多题目的问法,本质上也是寻找影响,如概括功效、概括功能、概括效果、概括作用等。与此同时,影响有区分,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中当题目问“概括意义”,即寻找积极影响。“概括危害”,为寻找消极影响。

四、 概括做法

当题干中出现“经验”、“教训”、“启示”、“措施”等词语时,各位同学就需要保持敏感度。经验和启示都是取得成功结果的、具有普适性的做法。因此不论题目是概括成功经验,抑或是谈谈案例的启示,本质上都是在寻找做法。

五、 概括现状

现状即为现在的状态,可以包括“问题”+“成绩”。问题是坏现象的集合,成绩为好现象的表现。例如:概括H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在该题目中不能只书写问题,一定是把“成绩”也考虑到位,才能保证答案要点的全面。

中公教育针对归纳概括题常见的五种题型进行了总结,这些问法是题目加工的原型,是最本质的问法,希望大家认真琢磨,认真审题,了解命题规律,做题时所向披靡。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事业单位新闻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