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政策的思考(限电时评)

发布时间:2025-09-01 05:34:46
 1、请长按红色复制 考试报名提醒 ,也可以点击右侧的按钮
 2、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并关注官方公众号。
 3、回复大礼包,获得30G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视频、真题、题库、教材等)资料!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网为大家提供申论热点,申论话题等精彩内容。今日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申论热点:从“限电”看“现电”。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还包含:申论热点、申论技巧,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今年入冬以来,中国一反常态出现了多年未曾出现的限电,引发了网上诸多谈论。从过往的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一年的发电量7.14万亿千瓦时,相当于71.4座三峡大坝工程。2020年1月至11月,全国发电量达到6万6千8百亿千瓦时,火力发电占到4万7千100亿千瓦时,百分之70以上的供电是火力,里面又有9成烧的是煤炭,同时我国又是产煤大国,数据统计每年自产煤炭超过37亿吨,接近世界产量的一半。可见,时至今日我国发电的主力依然是煤炭,且并不存在因煤缺电的可能。

之所以供需出现问题,本质上跟今年多重特殊因素叠加有关。首先,今年南方省份入冬早,取暖耗电高。由于今年出现了拉尼娜气候,评级是中等强度。拉尼娜气候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面,一般出现拉尼娜时,中国寒潮冷空气相对更加频繁,中东部省份气温相对偏低。中国互联网上常年有“供暖”大混战,南方省市普遍没有集体供暖,不管是海南人还是东北人,撞上这湿冷的天气都只能靠电取暖,大量集中性的人口取暖用电,必然导致很多南方省份,用电量的激增,增大了输电负担。

然后,作为世界工厂,此次疫情中国控制得当,生产恢复最快。而反观国际疫情形式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经济循环和生产。而生产能力的下降,直接导致供给能力大幅降低,为了应对国内人群的消费,大量消费需求转移到中国,尤其是沿海省份。订单的增加,使得各大工厂不得不开足马力生产,导致用电量剧增。

其次,我国煤炭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新疆、贵州这些地方。正常的市场规律下,供给端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订单来生产资源,根据需要的产量来配置劳动力和生产工具。但若在短时间需求瞬间激增,供应必然难以招架,最终只能出现价高者得的情况,从而抬高煤炭价格。再加上今年发生多次煤矿事故,招致国家煤矿安监局组织全国大整改,从而对产量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再次,南方省份平时也不会存着巨量的煤,这就好像我们都知道一些极端天气会导致农作物短时间供应紧缺,但是我们也不会为了这种极特殊情况,而存着一屋子的大白菜。电厂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考虑到成本和效率,不可能存着巨量的煤炭储备,一般都是需要的时候采购调配,但是在调配上我们还处于发展过程中。

最后,这还与我国近年来推行的双控政策有关。所谓双控,一控能源消费量,二控单位GDP能耗,2017年,中央发布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万元GDP能耗要比2015年下降15%,而能源消费总量要低于50亿吨标准煤。十九大上正式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报告,这就是国策。然而,我们也明白发展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双控政策下导致各地能源使用难以抉择,又要经济发展,又要控制能耗。为此,许多地方为了突击完成十三五规定的双控目标,早早就开始控制生产、电力使用。如早在8月,温州市平阳县政府就发文要求进行节能审查。我们还收到金华武义县的观众反馈说,甚至还有开发区要求企业写保证书,保证12月用电必须低于11月的8成。

综上所述,此次突然限电,本质上属于天地人三才不调,但是特殊情况反而是值得我们小心。毕竟“闪击战”虽非天天有,但有一次就足够让人惊慌。现代社会断网断电,无疑是宣告社会性死亡。为此,面对极端气候频发,一方面我们要正视环保的严峻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电力保障,让人民群众可以挺过每一次极端气候。具体来说,特高压、清洁能源和核电发展等都是上佳的替代方案,也是国家一直重点发展的项目,只是在具体实施上还需要更多推广的可能和技术的提升。时间不会太久,梦想就在前方。

以上是申论热点,申论话题的部分备考内容,申论写作栏目还为大家提供申论热点、申论技巧等相关内容。

浏览过上文的人,还点击查看了本内容
 ★ 关注官方公众号,领100元 ★ 
方法一:将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微信打开扫一扫,从相册打开二维码即可领取。
二维码
方法二:在微信搜索“考试报名提醒”,关注即可领取。

 ★ 网友精彩评论 ★ 
 ★ 各地面试 ★ 
Top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