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06年3月12日电(记者徐京跃)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梅星村党支部书记徐生辉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积极为建设新农村建言献策,他以一位农民代表的身份呼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为农民办实事,让农民得实惠。
梅星村下辖7个自然村,共有64名党员。徐生辉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梅星村首先体现在党支部帮助村民根据本地特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项目上。村里根据市场的需要,引导和扶持菜农建成全市闻名的通心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5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日产通心菜、西洋菜等蔬菜30多吨,销往广州、深圳等地,仅此一项每户菜农年“进账”就过万元。
同时,梅星村党支部还着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他们创办了全市第一家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聘请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举办了15期电脑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生产企业一线技术工人。几年来,梅星村引进了6家金银首饰加工、毛织等企业,创办了全市第一家农村合作股份制企业,解决了20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300万元,农民年均收入4460元。
徐生辉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农村深入开展以来,梅星村“党员受教育,组织增活力,群众得实惠,农村变了样”。村党支部每位党员负责联系几户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村里投入资金几百万元,对全村的学校、道路、桥梁、排水沟进行改造建设。今年春节前,村党支部上门走访群众,又为两个自然村200多户共1000多人解决了吃水难和用电难的问题。
梅星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乡村文明,离不开党支部的带头作用。徐生辉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定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只有突出本地特色,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真正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徐生辉表示,两会结束后,准备再为群众办三件实事:一是组织全村706户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二是为全村特困户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三是进一步改善村民福利条件